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200-595-002-011数字量扩展模块 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圆满结束-厦门大学双子座队、上海交通大学Magic Control队摘

7月26日,“发现智造高手”——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决赛结果揭晓,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来自于厦门大学的双子座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Magic Control队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大赛特等奖。专家评审团认为,厦门大学双子座队的作品DELTA Gemini探索了虚实协同技术,以机械手搭配机器视觉,与仿真平台无缝衔接,实现物料分类、排序等,为高速产品分拣、包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智能化程度高;上海交通大学Magic Control队的作品智能码头集装箱物流集成了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基于信息感知的物流系统全过程智能调度方案,很具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
7月26日,“发现智造高手”——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决赛结果揭晓,厦门大学双子座队、上海交通大学Magic Control队获得特等奖
同时,专家评审团还认为,本届大赛的作品质量更加突出,尤其在方案的完整性、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评审专家们在选择作品时也难以抉择,最终进入争霸赛阶段的队伍达到16支,比预计增加了一支。此外,大赛还分别评出了一、二 、三等奖及编辑选择奖等。详细获奖名单请见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官网网址:http://mkt.deltagreentech.com.cn/2018/jingsai/winnerslist.asp
图二

图二
台达机电事业群技术长连监棠表示,从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的发展来看,学生在作品创意、设计上都有很大提高
台达机电事业群技术长连监棠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台达多年来开展的各种形式校企合作项目,推动了高校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从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的发展来看,作品从单机系统向产线设计的转变十分显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学生在作品创意、设计上都有很大提高。相信他们都会在步入职场后,成为制造领域出色的人才。
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狄建雄表示,不少同学在准备参赛作品的过程中,都尽心尽力,一些有多次参加台达杯院校的作品结构合理、系统完整,甚至加入了工业设计
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狄建雄表示,自动化专业的高校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学习到先进技术以及实践操作,“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提供了这个平台。不少同学在准备参赛作品的过程中,都尽心尽力,有的将作品与身边的需求相结合,有的着重在智能化的新创新上,一些有多次参加台达杯院校的作品结构合理、系统完整,甚至加入了工业设计。希望“台达杯”能够越办越好,继续保持高水准,帮助更多的学生快速成长。
除了专业评委们选出的各个奖项,“台达杯”更特别设置了“编辑选择奖”,由多位资深自动化专业的媒体记者投票评选出。其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Eggshell队的作品针对老年人脑卒中的远程康复训练智能装备荣获了方案创新奖,媒体评审表示,方案考虑到了市场中的实际应用,将工业作品与实际需求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另外,首次参赛的越南胡志明工业大学(Industrial University of Ho Chi Minh City)Tiger队模拟作品停车库环境进行了绿化布置,在整个赛场中突出一点赏目的绿色,受到了媒体评审团的青睐。
图四

图四
参赛队伍的出色表现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本届大赛期间,主办方特别为连续五届都有带队参赛的指导教师——厦门大学许英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王科、合肥工业大学李鑫颁布了最佳突出贡献奖,图为台达中国区人资长林正彬为王科老师颁奖
在台达杯的举办过程中,参赛队伍的出色表现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本届大赛期间,主办方特别为连续五届都有带队参赛的指导教师——厦门大学许英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王科、合肥工业大学李鑫颁布了最佳突出贡献奖。王科表示,参加五届大赛以来,感慨最多的就是变化,陌生人变成了故人,大赛的规模、参赛队伍数量、参赛区域都在不断扩大;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作品的变化,看到各个作品别出心裁,更与生产制造相结合,落到应用实处,呈现了大赛的重要意义。
随着台达杯的持续举办,更多高校学子加入其中,增强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获得该项赛事特等奖的厦门大学双子座队参赛同学表示,参加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是一项终身难忘的经历。在这里不仅能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更开拓了眼界,创新了思维。特别是能够参观台达吴江生产基地的制造产线,对智能制造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
就业论坛上,主办方组织了具有丰富制造业经验的市场、技术、生产、项目工程师,现身说法,为在场学生介绍了职场工作的要点
在决赛期间,为了让参赛同学有更多的收获,大赛组委会举办了多场主题活动,包括就业论坛、“教师教学交流会”以及参观台达吴江生产基地智能制造示范线等。在就业论坛上,主办方组织了具有丰富制造业经验的市场、技术、生产、项目工程师,与资深人资专家一起,现身说法,为在场学生介绍了职场工作的要点,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进行了就业指导;教师教学交流会则是专为高校教师设立,资深教师通过分享经验,启迪了新的教学思路;在参观台达吴江生产基地过程中,广大师生看到了未来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全貌,增长见识,为今后步入职场提供可贵的经验和参考。
本届大赛国际化程度更加突出,印度队伍的表现尤其出色,三支队伍均进入了争霸赛阶段
“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大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参赛队伍数量也是逐年递增。本届大赛在泰国和印度高校队伍继续参加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来自越南的高校队伍参加,国际化程度日强,报名和参赛院校数量也创历史新高,共有111所高校164支队伍报名,最终71所院校74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的举办,既帮助众多学生实践知识,也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培育科技人才。
图八

图八
“台达杯”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本届大赛报名和参赛院校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共有111所高校164支队伍报名,最终71所院校74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关于台达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并在多项产品领域居世界级重要地位。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议题,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运用电力电子核心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与创新研发,深耕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元器件”、“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同时,台达积极发展品牌,持续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台达运营网点遍布全球,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泰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巴西以及欧洲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近年来,台达陆续荣获多项国际荣耀与肯定。自2011年起,连续七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之“世界指数(DJSI World Index)”, 2016年与2017年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年度评比,台达获得气候变迁“领导等级”评级。
关于台达的详细资料,请参见:www.delta-china.com.cn
关于中达电通
1992年中达电通成立于上海,自营业以来,保持着年均增长26%的高速发展,为工业级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视讯、自动化及节能应用解决方案。在通信电源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同时也是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领导厂商。
中达电通整合母公司台达集团优异的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持续引进国内外性能领先的产品,在深入了解中国客户营运环境下,依据各行各业工艺需求,提出完整解决方案,为客户创建竞争优势。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成为中国移动的绿色行动战略伙伴,在节能减排、楼宇节能的技术上,陆续开展多项新应用。
为满足客户对不间断运营的需求,中达电通在全国设立了71个分支机构及技术服务网点与11个维修网点。依靠训练有素的技术服务团队,中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售前、售中服务和最可靠的售后保障。
二十年深耕,在1300多名员工的努力下,中达电通2017年的营业额约三十八亿人民币。未来,中达更将不断推陈出新,藉由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创更智能、更环保的未来。
中达电通—可靠的工业伙伴!
关于中达电通的详细资料,请参见:www.deltagreentech.com.cn

200-595-002-011

266DSHASHA4A1B1 备件模块接入超60万台工业设备,年收入过亿的徐工信息不只靠巨头撑腰

2012年,美国GE公司推出Predix,拉开了工业互联网大幕。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火热,既有海尔集团等传统制造业巨头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有昆仑数据、寄云科技等新兴创业企业参与其中。
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底,将遴选10个左右的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在2014年成立了徐工信息,旨在实现工业机理与数据科学融合,并推出了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确定了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方向。
围绕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生态环境
徐工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追溯到2005年初,主要用于徐工集团内部对工程机械的定位、监控管理,随后逐渐加入设备数据采集,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成为徐工集团实现智能制造的支撑平台。
在此期间,徐工信息积累了大量的通用工业机理和模型,为徐工信息服务其他领域的客户奠定了基础。
2014年徐工信息成立后,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对外部设备开放,服务不同行业客户,致力于打造成为一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至今,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总数超过60万台,服务行业覆盖了装备制造、军工、新能源等50多个细分领域。
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认为,现阶段,国内的工业互联网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关注点还是在设备上云,大部分行业应用也是集中在设备健康管理以及后续服务。
同时,由于工业领域各行业差别较大,设备种类多样,单一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行业通用的标准化功能只能达到60%-70%,很难成为全行业通用平台,需要与不同行业的企业合作来完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生态,引入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徐工信息将Xrea打造成一个开放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标准智能软硬件接口、大量工业机理、算法模型及微服务,第三方软硬件开发商及工业APP开发者可以快速在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上部署创新的应用。
目前,Xrea平台的生态合作伙伴达到300家,包括设备制造商、采集设备开发商、工业微服务开发商以及工业APP开发商。
以Xrea为基础,主打物联网、智能制造业务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数据采集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保证数据完整以及准确对于后续分析至关重要。Xrea的数据来源主要有设备外接传感器(采集温度、振动频率等数据)、智能物联网终端(采集设备位置、总线数据等)以及企业信息系统(ERP、MES等实时数据)。
然而,由于国内很多设备的核心部件(如发动机、控制器等)都是由国外制造商提供,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不能得到这些设备的关键数据,所以只能通过连接外部传感器采集模拟信号进行分析,对于后续服务、应用准确性会有较大影响。
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分为三层,IaaS部分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转为池化能力,为各类软件的运行提供支撑;PaaS层负责对数据存储、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并且提供设备检测、异常预警等微服务;SaaS层负责提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例如预测性维护、共享租赁、物联网金融中的风险控制、征信评价等。
张启亮表示,徐工信息是“运营+技术”双轮驱动,在成立初期,徐工信息就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紧抓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核心,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完善、丰富工业应用和解决方案生态,目前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为50个行业提供赋能。同时徐工信息拥有140人左右的软件研发团队,具备从边缘端、PaaS、SaaS完整、端到端的研发能力。
2017年,徐工信息总营收达到1.2亿人民币, 2017年和2016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9%和42%,增速较快。目前,徐工信息的主要营收来自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业务,两者都是以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但应用场景不同。2017年,两者在总营收中分别贡献了50%和30%。
物联网业务,主要是针对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物流设备、环卫车等等,通过终端将这些设备接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Xrea,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微服务和工业APP,比如预测性维护、能耗管理等等。收费包括硬件终端的一次性收费,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订阅费。
智能制造业务,包括云MES、云备件等,这两块业务同样是基于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智能化管理和备件管理服务。与物联网的平台服务不同,智能制造主要以项目制为主,最终会将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给客户,收费包括软硬件产品费,服务费以及实施费。
从毛利率来看,徐工信息2017年和2016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是27.73%和26.59%。随着Xrea工业互联网生态指数级增长,私有云部署模式积累的通用机械原理逐步增加,徐工信息将会大力推广公有云模式,综合毛利率将进一步提高。

近期,爱分析对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进行了访谈,就徐工信息的产品、经营策略以及对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入交流,现将部分内容分享。
设备保养维修仍占应用主流,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爱分析:现在大多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主要集中在设备健康管理,以及后续保养维修或者租赁等,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局面?
张启亮:因为大型高端设备的价值是非常高的,不仅包括其本身的设备价值,还包括其在产线中的运行价值,如果损坏,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才会出现很多相关的应用服务。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故障预测都只能做到定性层面的,不可能是定量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核心设备的数据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外部模拟数据来预测。
爱分析:除了设备健康管理以外,还有哪些应用场景有价值?
张启亮:找到行业的痛点才能找到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第一,工程机械的共享,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各个企业可以租用其他企业的闲置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第二,能耗管理,比如我们现在做的高能耗的高压锅炉设备,通过控制工作状态就可以降低能耗。
第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云MES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监测产品被生产出来到使用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且具有更强的追溯性。
爱分析:在收集了设备的数据信息之后,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是否会进行更近一步的分析运算?
张启亮:工业互联网是分为几个过程的,首先是设备的上云,然后是对设备的控制,之后是设备的优化,最后才是智能管理。目前,中国市场还是以设备上云为主,然后可以进行控制优化,真正达到最后的智能控制可能还需2-3年的时间。
爱分析:工业互联网应用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差别是否很大?
张启亮:是的,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不同,工业领域各个行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行业属性非常重。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原理是相同的,所以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就是提取出这些共性的原理,然后再加上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这样才能提供服务。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标准化的程度可能只能达到60%-70%。
生态和商业模式有助于公司持续、快速成长
爱分析:徐工信息在之前有一部分硬件以及工业互联网工业应用软件是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张启亮: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非常长,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生态,我们抓住最为核心的平台,积极选择优质的生态伙伴进行合作,共同构建面向不同客户和场景的工业应用APP生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实现双方的共创共赢,也更有利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放的、良性的生态构建,这个是很正常的。
爱分析:徐工信息在发展初期,综合毛利率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张启亮:首先,徐工信息本身处于发展初期,对于研发的投入比较大,包括新技术等等;其次,我们之前做了很多行业布局上的投入,为我们的后续发展做储备;最后,行业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商业模式,但是目前徐工信息仍然所有做平台的企业里面赢利性和成长性最好的。
爱分析:Xrea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部署?
张启亮:主要是以私有云为主,但是在大力推广公有云。因为在公司的发展前期,私有云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提炼出行业中共性的特点。等到我们在某个行业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推广公有云会更有效。
私有云由于需要部署服务器,并且还需要企业专人维护运营,一般会面向大企业,同时,对于徐工来说,部署私有云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对企业毛利率会有很大的影响。
相对私有云来说,公有云的成本对于企业会少很多,更适合中小型企业去部署,对于徐工来说也省去了定制化服务,能够提高毛利,对于今后的发展更有益。
背靠徐工集团,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爱分析:徐工信息在徐工集团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张启亮:我们需要有过硬的产品以及对于行业知识的积累来进入市场,但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本身没有实施案列,很难去获取客户。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就可以提供给我们非常丰富的资源来验证应用,现在是一个经验积累沉淀的过程。
因为本身在徐工的体系之中,所以在成立初期,徐工集团对于营收的贡献占比较大,但是近两年整体的占比已经开始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司战略的调整,未来我们预测会在外部市场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爱分析:徐工集团虽然能提供很多资源,但是其背景会不会限制徐工信息在工程机械行业其他企业上的应用?
张启亮:我们应该是不会和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但是对于行业中的中小公司,我们在未来是可以去介入,只要客户不避嫌,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业技术、经验的优势,来帮助这些公司去完成信息化、互联网业务转型。
当然,在未来,行业的竞争对手是否会选择与我们合作,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身产品是否能真正的带来价值,如果我们自身产品有价值并且有独特性,那么竞争关系这层壁垒就会慢慢消除。
爱分析:从一个传统的大型制造企业中,孵化出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公司,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张启亮:徐工集团能够成立徐工信息,就已经代表着徐工开放的环境了。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和IT行业在管理观念等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困难,但是随着徐工信息的不断发展,徐工集团对我们的管理也会更加开放。
虽然有困难,但是徐工也带给了我们徐工信息很多优势,除了平台资源以外,我们在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上也会更有优势。
市场火热,工业互联网需要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
爱分析:现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火热,这其中更多是政策驱动还是市场真正有需求?
张启亮:其实,在工业互联网这个行业,确实有一些企业并没有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只是通过概念来炒热自己。所以想要在这个行业做好,就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认准方向坚定前行。
爱分析:云服务商是否会涉足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
张启亮:云服务厂商的一个优势是数据分析能力非常强,但是它有两个短板,一个是对工业不了解,不知道哪些数据是有用的;另一个是它对分析的目标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今年,我们会跟阿里合作,我们本身的工业背景知识加上阿里的数据分析能力,就会产生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爱分析: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市场集中度会是怎样的?
张启亮:我个人认为现在下结论有点早,因为现在工业互联网处在早期。我觉得主要还是关注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未来自身能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模型,能帮助它去做哪些行业,一个企业不可能是全行业覆盖的,可能只会专注于某几个领域,然后在这几个行业中深挖。
爱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需要哪几方面的能力才能发展起来?
张启亮:第一,拥有大量有工业背景和IT背景的专家。这样,专家的工业背景加上IT技术才可以做出来一个能真正满足工业企业需求的产品。
第二,具备生态建设的能力。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门槛很低,这时候就需要围绕着这个平台的整体生态应用完善,工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第三,能真正带给客户价值。To-B的业务需要为客户带来价值,比如降低成本或者提高生产效率等等。
第四,拥抱新技术的能力。未来,对于新技术的接受、使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边缘计算技术,现在就已经使用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之后的5G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等也会逐渐被使用。
第五,吸引人才的能力。能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的公司才是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公司。

266DSHASHA4A1B1

573-935-202C 运动控制模块 台达杯”,不仅是一场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

青春,自信,才华横溢,未来栋梁……..
这些标签,,贴在这群人身上,再恰当不过。
他们是谁?入围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决赛的一众大学生选手!
这个7月,300多位高校师生,从中国大陆、台湾、泰国、印度和越南如期而至,第五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正式在台达吴江生产基地隆重举行。

而从第一届大赛至今,已经砥砺前行五年的“台达杯”,其内涵也已不仅仅是一场大学生竞赛。
先来说说今年的大赛本身吧!
根据组委会公布的数据,作为连续举办的第五届赛事,本届“台达杯”受到各方院校的重视,111所院校164支队伍报名、71所院校74支队伍入围决赛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大赛吸引了更多外国高校学生热情参与,包含3支泰国高校队伍、3支印度高校队伍和2支越南高校队伍成功入围最后决赛,其中越南高校队伍是首次参加“台达杯”。

今年的大赛延续前两届“发现智能高手”的主题,从智能装备、智能机械手和智能生产制造三个立题方向,赋予参赛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履带式农用机器人、猪舍环境监控系统、智能鸡舍、全自动苹果套网套装箱机、基于机器视觉的水果缺陷识别与分选系统、全自动客制化鸡尾酒贩卖机、智能产线设备监测系统、智能机械手系统、医用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系统方案、AI智能人工语音控制系统、智能海水淡化处理方案、智能立体停车系统、电子零售订单分拣和验证系统、智能移动病床、智能码头集装箱物流系统……
看到上述这些设计方案,你有什么感受?对,“接地气”,将理论落到应用实处,呈现了大赛的重要意义。
从智能工厂,到智慧医疗、智慧农业,再到智能物流、智能零售、立体车库、AI等,74支参赛队伍各显神通,尽情挥洒想象力和创造力,向主办方一一呈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同台竞逐“智造高手”桂冠。
比如,受到媒体观摩团一致青睐,荣获方案创新奖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蛋壳队针对老年人脑卒中的远程康复训练智能装备方案,是一套可穿戴的智能装备,包括智能康复装置、云平台、康复训练 web 端三个部分。它能够实现自主训练、多种模式切换、远程指导康复的功能,为患者带来全新的康复训练体验,帮助患者即使在家中,也能重建中枢神经系统对患肢的支配与控制,调节肌张力、锻炼肌力和协调动作,从而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可以预想,该方案一旦正式商用,将是多少脑卒患者的福音啊!
颇让评委关注的南京晓庄学院晓知达队的智能饮品服务一体机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通过线上客户端或者线下触摸屏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饮品,饮料自动落杯、加料、制作、出货提示,实现双向的自动化私人订制。

被称为最接地气智能农机的佳木斯大学东极之星队的秸秆打捆机智能控制系统,更是首次将台达产品应用于农机领域,将台达产品推向潜力巨大的农业市场,开拓了新的市场领域。
勇夺本次大赛特等奖的上海交通大学MagicControl队的智能码头集装箱物流系统,针对集装箱码头装船作业任务,设计智能优化调度和装船作业方案。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立基于信息感知的物流系统全过程智能调度方案,并通过对自动导引运输车、龙门吊、桥吊三个环节的实时协同优化控制,实现自主装卸。该方案可以在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存储成本的同时,大幅减少码头人工费用以及由于人工误操作造成的事故发生率。

海外高校队伍也不遑多让。泰国蒙库国王科技大学莱卡邦分校PMAL队的智能产线设备监测系统,结合软件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监控产线设备保养相关信息,预测关键机具的剩余使用寿命,提前保养,避免产线紧急停机。本系统亦可判断产线系统运行状况,并依先前的使用记录,提出可能的故障问题警示。维修工程师可以利用此系统规划定期停机,保养产线,优化机台、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目标。
根据安排,决赛由小组赛和争霸赛两部分组成。小组赛环节,74支入围决赛的队伍首先进行作品和方案展示,接受评审组考察打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答辩讲解,评选出进入争霸赛的队伍。争霸赛环节,评审组则重点考察参赛队伍在作品公开展示、方案PPT介绍和报告答辩环节的表现和能力,根据综合表现评选出冠军争霸赛的最终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从小组赛决出争霸赛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最后激烈的拉票环节,出现2支队伍票数相同的情况,组委会于是决定将原定15支进入争霸赛的队伍扩大为16支,这也是几届赛事以来头一回。
作为观摩团的一员,笔者对入围争霸赛队伍在方案介绍和答辩环节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和从容,深为折服,不由感叹:年轻真好,青春万岁!

抛开赛事的激烈角逐环节,我们再聊聊其他的。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承载着激情和梦想的“台达杯”,其意义也远不止于此。
对参赛学生而言,很显然,他们通过“台达杯”,成为未来职场的受益者。
从选题到方案设计、装配、调试,再到比赛现场的演示和答辩,经历整个比赛实践流程下来,用台达机电事业群技术长连监棠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们的innovation(创新能力),imagination(想象能力),integration(集成能力)将得到极大的锤炼,相信他们在步入职场后,会成为制造领域出色的人才。
不但如此,大赛期间面向学生的“就业论坛”会邀请行业相关成功者以及加入了台达大家庭的往届参赛选手分享成功经验,讨论学生在初入职场的准备、职场的不同要求,通过现身说法为大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
对台达来说,通过大赛平台及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发掘、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更培育了一大批台达忠实用户。
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先生对历届大赛均是关怀备至,并多次亲临大赛现场。他指出,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希望经由台达先进的智能制造发展理念、技术,与政府机构、行业组织、高等院校联合协作,挖掘及培养更多的“智造”人才。同时也以“台达杯”为平台,为各高校的同学创造了解和感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比赛的形式锻炼自己,为制造业的突破做好准备,加速智能制造发展的进程。

据台达中国区人资长林正彬透露,历届“台达杯”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有数十位加入到台达,同时在每一届的赛事期间,台达HR会在参赛队伍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全程考察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对表现突出的选手提供参加台达夏令营的机会,让其更深入了解台达的企业文化和技术方案。
而台达长期致力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开设的“台达班”,亦是成果丰硕,本届大赛佳木斯大学东极之星队队员的话即是一个最好的旁注:“借助我校台达实验室,充分了解台达产品,并将台达产品充分应用于实际项目,将台达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我们不仅成为了台达产品的使用者,更加成为了新产品的试用者和测试工程师。”
此外,赛事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一个国际化交流舞台。
苏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永森表示,本届台达杯共有7支来自于台湾的高校队伍参加,而在过去每届比赛的队伍中,也都有台湾高校队伍的身影。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共有超过200名台湾高校师生亲身参与比赛,再加上每年赛事期间举办的两岸教师教学交流会,这对两岸文化交流、自动化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大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日益提升,本届大赛在泰国和印度高校队伍继续参加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来自越南的高校队伍参加,国际化程度更高,以致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陈敏仁在颁奖礼上笑称“明年我们的大赛是不是应该改名为第六届‘台达杯’国际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
在颁奖典礼上,来自大陆、台湾、泰国、印度、

573-935-202C

1746-OB32 数字直流输出模块 是德科技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创世界一流大学

是德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先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实进行会见
2018年 7月 26日,北京——是德科技(NYSE:KEYS),全球领先的电子测量公司,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启动了工程教育创新共建实验室。
是德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先生、是德科技(中国)解决方案中心董斌先生等高管拜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实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彭喜元教授及有关领导,双方回顾了哈工大工程教育创新领域取得的进步,并就共建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创世界一流大学,共同促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工程教育水平达成一致。
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学校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民用的办学定位,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实教授在科学园区2A 栋会见了是德科技魏向东先生一行,肯定并赞赏是德科技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的支持,并表示希望双方在哈工大教学和科研领域继续长期友好合作。安实教授提到:“该实验室方案将在工程教育上实现创新。得益于业界先进的工具,学生们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将弥补课堂教学所缺少的实践经验。这个平台包括卫星、宽带通信、自动化控制等多方领域和技术,对教学到科研的顺利过渡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EDA工具的加入,也使得业界通用的仿真设计到系统测试的开发流程在学校得以应用起来。”
是德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先生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热情的接待、积极的合作和长期的信任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哈工大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了祝贺!魏向东先生指出:“在过去20年,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联合实验室到今天模块化的整体方案平台,双方都有显著的成长,并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最新共建的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是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平台代表,是德科技相信它能帮助哈工大在科研教学领域不断改进,取得更多的成绩。”魏向东先生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哈工大合作模式,加强对新型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保持与哈工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QQ截图20180727111003

QQ截图20180727111003
是德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先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实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彭喜元教授及副院长彭宇教授在哈工大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所介绍了哈工大从本科教学到研究生实践改革进展,分享了在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丰富成果。彭院长说到:“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的概念和思路都较新,它需要很多发掘和实践的过程,很高兴是德科技能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办好工程教育做些事情。”并表示愿意和是德科技一起,把工程教育创新的理念,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工科类院校。
最后, 是德科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双方代表进行了哈工大-是德科技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微信截图_20180727111016

微信截图_20180727111016
哈工大-是德科技揭牌仪式
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的理工科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生产测试到网络和云环境的优化,是德科技提供了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深入优化网络,进而将其电子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推向市场。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终端市场。2017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32 亿美元。2017年4月,是德科技完成对 Ixia 的收购。Ixia 公司在网络测试、可见性和安全解决方案领域具有十分雄厚的实力。更多信息,请访问www.keysight.com。

1746-OB32

1746-OW16 PLC数字模拟 模块食品包装机械变聪明 光宝推自动化智造方案

中国青岛(2018年7月27日)-生活型态改变,快速、方便的即食餐饮需求,推升全球食品包装商机,据研调机构预测,全球食品包装商机2025年可望上看4113亿美元,到2025年前,预估有5.1%的年复合成长率(注),其中,亚太市场因人口红利、都市化与可支配所得提升,更成为重点战场;对此,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郑智峰表示,看好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需求,积极整合旗下产品,从稳定控制输送系统的变频器、搜集生产制造数据的人机接口,到控制多重系统自动化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食品包装机械『智造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
QQ截图2

QQ截图2
看好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需求,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积极整合旗下产品,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
无缝整合 推包装机解决方案
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今天(27日)起至29日,将参与2018年第15届「青岛国际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展」(第三展馆,展位:KT3),现场动态展区透过包装机实地运作,呈现光宝工业控制产品如何达成无缝整合,解决客户以往向不同厂商采购之整合不易痛点,提供顾客完整解决方案。
图说-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今天起至29日,将参与2018年第15届「青岛国际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展」

图说-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今天起至29日,将参与2018年第15届「青岛国际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展」
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今天起至29日,将参与2018年第15届青岛国际食品加工机械和包装设备展
展会所在地青岛以啤酒闻名全球,郑智峰也以啤酒为例,指出易拉罐啤酒生产,其实也少不了自动化制程,从啤酒空罐上线、洗罐、杀菌、填充、封罐、风干、液位检测到喷字包装,如何对准瓶口注入啤酒、包材裁切等步骤,要做到快、狠、准,皆需要组合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接口(HMI)、变频器等不同的电器控制组件。
智能制造 节能省时也省人力
为让包装机械有效运作,郑智峰进一步表示,「机电整合发展趋势已由PLC电子凸轮、多凸轮表、多轴总线运动控制取代传统机械凸轮传动,不论是喂料、送模、切刀等工序,皆可达到同步速度与精准位置控制,大幅提高机械产能效率,同时并保有包装、打标等重复精度与灵活度。以整场自动化来说,PLC总线技术不仅大幅缩减硬件结构、安装简易,更可与车间管理系统整合,管理层可随时监控生产数据、机台稼动率、产品质量,增进生产流程效率,减少人力操作与 提升机械传动效能,为整厂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利器。
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利用集团资源整合优势,逐步完善相关产品线,整合成一站式方案
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事业部成立于2014年,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利用集团资源整合优势,逐步完善相关产品线,整合成一站式方案,锁定加工机械、注塑机、纺织行业、运动健身及水泵循环等行业应用,期为客户创造节能、省时、省人力等价值,透过监控与制造管理,携手与客户共同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增进生产效率,迎战智能制造时代。
一、展会信息
2018第十五届中国青岛国际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展
展会日期:2018/07/27~07/29
展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第3展馆 / 展位号: KT3
更多详请请至官网:http://www.fm-nc.com/index.aspx
二、关于光宝集团
光宝创立于1975年,以「光电节能、智慧科技最佳伙伴」为愿景,聚焦核心光电组件及电子关键零组件之发展,致力以资源整合与管理优化建立量产优势。光宝提供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汽车电子、LED照明、云端运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其中旗下产品包括光电产品、信息科技、储存装置、手持式机构件等皆居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光宝获得英国媒体路透母公司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评选为「全球百大科技领袖」(Top 100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

1746-OW16

1747-L541 罗克韦尔模块 西克全新一代 RulerX系列3D相机重磅来袭

小西为各位小主准备了本文的大纲,小主们按需取阅即可,si不si很贴心捏,快夸我!(手动doge脸)
大纲概览
01 产品介绍
√ 西克视觉产品概览
√ 3D视觉技术介绍
02 RulerX 系列简介
√ RulerX 系列产品概述
√ RulerX-Z/RulerXC 系列产品特点
√ RulerXR 系列定制化 3D 相机特点
03 应用案例
√ 手机壳边缘倒角平面度检测
√ Pin针平面度检
√ 手机透明胶路检测
√ 动力电池全尺寸量测
04 小结
心动分割线
01产品介绍
西克视觉产品概览

全家福合集
3D 视觉技术介绍
激光三角测量
线激光模式是向物体投射一条光束,光束由于物体表面深度的变化以及可能的间隙而受到调制,表现在图像中则是光束发生了高差变化和不连续,高差变化的程度与深度成正比,不连续则显示出了物体表面的物理间隙。

双目/多目
双目立体视觉由三角法原理进行三维信息的获取,即由两个摄像机的图像平面和被测物体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已知两个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物体在左右图像中的坐标,便可以获得两摄像机公共视场内物体的三维尺寸及空间物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时间飞行TOF
基本原理是通过连续发射光脉冲(一般为不可见光)到被观测物体上,然后用传感器接收从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

02RulerX 系列简介
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一体式线激光3D相机
RulerX 系列产品概述
RulerX 系列产品是一款基于激光三角原理的一体式 3D 相机,内部搭载由 SICK 自主研发的 M30 芯片,其具有世界领先的 ROCC 片上计算专利技术,可提供高频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3D点云采集功能,保证 RulerX 系列相机的高质量点云输出。

›采用 ROCC 技术的 SICK M30 CMOS 传感器 ›符合 GigE Vision 和 GenICam 标准协议
›可同时提供 3D、反射和漫反射测量数据
›集成蓝色激光、镜头和图像采集系统于一体
›出厂前已标定

RulerX-Z/RulerXC 系列产品特点
›基于高性能 SICK M30 芯片
›Z方向测量精度亚微米级
›IP65 防护等级
›高质量蓝色激光
›高性能HDR动态自适应能力
›1/16 亚像素精度保证高度方向的测量精度
SICK完全自主设计研发的M30芯片
• 更稳定的检测
同时兼顾黑色与白色高亮物体 (HDR)
• 节省集成及维护时间/成本
在大视野范围内获得高质量图像
• 实现更高精度测量
– 高分辨率3D算法
– 大景深下仍然能高速采集
RulerXR 系列定制化 3D 相机特点
›基于Ranger3 系列分体式3D相机
›可根据视野范围、测量范围、工作距离等参数进行定制化
›激光、镜头均可选配
›定制周期短,适用性强

03 应用案例
手机壳边缘倒角平面度检测
RulerX 70 + EzR
›RulerX 70 是一体式超高性能3D视觉传感器,无需多次扫描拼接图像即可达到测量精度要求。
›EasyRanger 3D图像处理软件经过多次版本优化和更新,处理工具更加全面,软件易用性大大提升,并且融合了HMI界面的功能,大大提高了3D应用的开发效率。

Pin针平面度检
RulerX 20+EZR
›强大的HDR功能,成功解决产品PIN顶尖细、高反的情况
›PIN针共面度平面度的重复性要求0.005mm
›实现了高精度的检测需求,数据真实且稳定,相关性比对效果佳
›画质清晰,数据可信,给客户实现产品合规管控,品质检测提供真实资料
›替代2D方式,避免由于2D系统高度变化,精度跳动异常而反复连调的问题,补充高度测量的空白,实现产品尺寸管控

手机透明胶路检测
RulerX 10
›强大的HDR高动态自适应感光能力,以及瑞典研发团队针对胶路进行的采样算法,成功应对透明胶路的图像采集任务
›适应各种颜色和材质的手机外壳
›高质量的图像效果,实现了高精度的检测需求,数据稳定且真实,给客户实现产品合规管控,品质检测提供真实资料

动力电池全尺寸量测
RulerXR 330
›基于Ranger3-60实现对于客户项目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可灵活调整架构方式的分体式 3D 相机结构,保证动力电池无遮挡测量
›高精度的检测需求,数据真实且稳定,相关性比对效果佳

04 小结
RulerX,RulerXC 3D相机的重新定义

RulerX 系列
——跻身名流的利器,成就更多经典名场面

1747-L541

1756-IF8 罗克韦尔PLC模块 劳易测安全解决方案:线性转运车区域防护

在大型仓储和分拣中心,线性转运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负责货物的搬运、分拣和运输。这些车辆能够沿直线轨迹快速而高效地将货物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从而提升运输效率并优化物流操作。
然而,在工作区域内移动时,线性转运车可能与其他设备、人员或障碍物发生碰撞风险。尤其在繁忙的生产环境中,难免发生意外接触。此外,由于加速、减速或转弯等因素,线性转运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实际位置可能与预期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位置不准确性可能导致安全控制系统误判车辆位置,增加潜在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劳易测提供了创新的区域防护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安全概念是通过使用2个安全激光扫描仪来保护转运车的行进区域,同时检测是否有人员在场以及转运车在监控区域中的实时位置。在行进过程中,安全系统利用这些信息对运转车进行轮廓消隐,从而动态调整监控的保护区域,这样便可以在整个流程中全面保护监控区域,并维持高安全等级。

方案优势
系统组件和安全参数

劳易测RSL 400安全激光扫描仪产品特点:
劳易测基于多年的安全标准制定和深厚的行业经验,可为您提供涵盖机器整个生命周期的高效可靠的安全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在机器设计和构造阶段,我们与您合作构思安全相关概念并协助您实现。

1756-IF8

1756-PA72C 直流电源模块 如何提高包装流程效率?劳易测包装行业专家与您分享实用知识

生产和包装流程中的自动化系统需要更加灵活、高效和智能,以实现最佳可用性和成本效益。作为特殊应用传感器系统专家,劳易测为您提供创新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支持,从包装过程的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步骤。我们同时提供众多创新型标准化产品,并在不同级别实现性能改进,确保灵活地应用于客户场景。几十年来,劳易测专注了解食品、饮料和药品行业的要求,关注客户需求并与其合作开发适合相应自动化任务的理想解决方案,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口碑。
>劳易测在开发新产品时秉承的基本理念是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技术优势或者能够提高系统的成本效益,从而提高包装流程的整体效率。
产品应用示例

GSX 14E组合式槽型传感器应对透明标签检测
要求:为确保将标签粘贴到产品或物体的正确位置,必须对载带上的标签进行检测。还必须精确检测不同形状的透明、部分透明或金属标签。同时应能够在所有类型的标签中轻松设置传感器。
解决方案:超声波槽型传感器能够检测透明和部分透明标签。而GSX 14E传感器将超声波和光学检测系统整合在一个外壳中,即使不均一的空蚀BOPP材料标签也能处理。IO-Link接口可简化设置。
这意味着以前需要安装光学和超声波两种技术的传感器的应用,现在只需通过机械和电气方式安装和连接一部标签槽型传感器,运行期间,只调整一部传感器也更为快速和可靠。

5B系列传感器可靠应对传送带的产品检测
要求:食品制造商使用高亮的一级包装来包装产品,需要能够可靠检测出传送带上输送的包装。较短响应时间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产品之间的微小间隙。
解决方案:可以在传送带上水平安装5B系列传感器,它可用于包装流程存在状态检测。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优势是功能冗余很高,即使严苛的表面也能处理。

IVS 1048i视觉传感器应对包装过程中的标签对准检查
要求:对于高价值产品或装饰标签,应确保标签正确放置。需要检测和剔除标签对准错误的产品。
解决方案:IVS 1048i系列视觉传感器能够非常轻松地检测大视野产品上的标签,并检查标签是否正确粘贴。可通过劳易测Vision Studio软件进行参数化设置。集成、可切换LED高性能照明可确保最佳图像效果。
>对于食品、饮料或药品制造商来说,快速、安全和经济高效的生产流程非常重要,此时应该尽可能避免停机事故。如果在系统中使用带IO-Link接口的传感器就可以通过传感器或控制系统中的配方管理功能大幅减少停机,同时,采用工业4.0概念进行主动维护系统。
使用劳易测IO-Link产品的应用示例

对比标记识别
要求:必须能够通过色标传感器识别产品上的打印标记。产品的打印标记和背景可能会有所不同。
解决方案:使用光学色标传感器(例如:KRT 3B 或 KRT 18B)可通过多种发射器颜色来确定最佳对比度。通过示教程序可一次性记忆输入发射器颜色,并将其存储在传感器或控制器中。然后可通过 IO-Link 从传感器的配方存储器中选择(或从控制器中传输)已定义和已记忆输入的产品。不需要重新进行示教。

烘焙行业中的面团辊压坯厚PID控制回路调节
要求:在食品工业中,面团在机器上擀开,然后加工成烘焙食品。面团在机器上被精确地擀成所需的坯厚。当面团传送到传送带上时,它必须保持其形状不变。这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控。测量变量是面团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必须在 100 到 120 mm 之间。
解决方案:ODT 3C放置在面团控制回路上方的辊压机输出口处,并将距离值提供给高级控制装置。因此从上方指向已由机器擀平的面团表面,从而为更高级别的 PLC 提供距离值。目的是将面团调节在 100 到 120 mm 之间的最佳距离范围内。如果传感器检测到超出此目标范围的测量值,则传送带电机会相应地调整传送带速度。通过IO-Link并使用过程参数评估测量值。此外,还可通过IO-Link将诊断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实现工业4.0应用需求。

1756-PA72C

1756-RM-A通信模块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发布,亿铸科技荣誉登榜

近日,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了2023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拟入库企业名单并于1月2日结束公示,亿铸科技荣获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资格认证。

“独角兽”企业作为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巨大成长潜力的企业群体,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代表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苏州市“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着力推动一批具有颠覆式创新、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经营管理稳健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在“《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大模型应用带来了人机交互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研发的变革。”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的生产要素,而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则是算力。大模型时代,AI算力发展瓶颈凸显,亿铸科技回归AI计算的第一性原理,开辟“芯”赛道,破除“存储墙”,以其创新提出的“存算一体超异构”赋能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与发展,同时以极高的算力能效比为实现“双碳”目标保驾护航。

亿铸科技此次成功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充分证明了亿铸在人工智能大算力领域的实力和潜力,同时也肯定了亿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成果。作为一家积极进取、持续突破的企业,亿铸科技将继续释放创新活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推动人工智能算力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756-RM-A

8101-HI-TX-02 模拟量输入模块 施耐德电气“可持续灯塔工厂”+1

继2021年美国莱克星顿工厂、2022年法国勒沃德勒伊工厂获评该称号之后,印度海得拉巴工厂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三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启动全球“灯塔工厂”评选,以表彰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制造企业。“可持续灯塔工厂”则特指更可持续、更高效率的制造业标杆。
目前,全球有150余家“灯塔工厂”,体现了在智能化时代运用数字化等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表现和运营效率的最佳实践。施家中国的无锡工厂、法国勒沃德鲁伊工厂、印度尼西亚巴淡岛工厂、美国莱克星顿工厂均位列其中。
在全球“灯塔工厂”之中,有17家工厂借助相关技术,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赢得了 “可持续灯塔工厂”称号,施耐德电气海得拉巴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四年以来,工厂升级成绩卓越——
能源消耗减少59%、废弃物优化率提高64%、碳排放减少61%、水资源消耗减少57%。
STRIVE 战略
多家工厂赢得世界经济论坛的认可,得益于施家独具特色的供应链发展战略。为搭建敏捷、创新、以环境和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施家于三年前开始践行STRIVE战略,推动供应链转型升级。
S  Sustainable:更可持续
让供应链更可持续,即推动碳中和、循环经济,并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
T  Trusted:更可信赖
R  Resilient:更有韧性
通过采购备份增强韧性、确保生产线不存在单点故障,运用先进技术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通过端到端的运营管理保障质量;
I  Intelligent:更智能化
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可预测、预防风险,具备自动化能力、高度灵活、可远程协调的供应链;
V  Velocity:更高效
E  Efficiency:更敏捷
即发挥强大的生态影响力、加强与上下游伙伴协同,打造快速响应机制。
在STRIVE战略的指引下,施耐德电气40多个国家的近25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已经拥有93家“零碳工厂”。中国区供应链也同样成果丰硕:
“我们的宗旨是赋能所有人对能源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海得拉巴工厂的成绩,彰显了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领域对于提升运营效率、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
未来,我们愿与更多生态伙伴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携手迈向绿色未来。”
——Mourad Tamoud
施耐德电气首席供应链官

8101-HI-TX-02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