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XDD501A101 总线终端模块 汇川技术20周年庆典盛大举行

廿年跨越
百年梦想
2023年12月23日,“汇川技术20周年庆典”在苏州太湖之畔盛大举行。
二十年来,跋山涉水,与己争锋。
二十年来,初心不改,以梦为马。
回首过往,汇川技术从电梯变频器业务逐渐崭露头角,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满足客户价值为动力,坚持战略力、技术力、营销力三力合一的经营模式,持续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与进步,实现了从单产品到数自融合解决方案平台,从通用自动化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站在20年的历史新起点,汇川仍将不惧挑战、昂首阔步地走向国际,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百年梦想的新篇章。

汇川技术华东总部新园区
起航新征程,共创新未来
庆典当天,汇川技术举行了盛大的华东总部园区暨工控博物馆启幕仪式。

华东总部智造园区展现了信息时代制造的魅力,工控博物馆凝结了汇川技术自成立以来对工业文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汇川技术华东总部园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200亩。主要用于研发、办公、生产等。它的造型还原了汇川初创时期老logo的造型元素,展示了汇川人不忘初心的精神。建筑设计语言统一,呈现水型标识形态,寓意“上善若水,川流不息”的企业文化。同时结合园区打造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的设计要求,建筑既保有工业设计的科技感,又体现了科技向善创意唯美的人文美学体验感。
主建筑的裙楼就是汇川技术工控博物馆所在地。博物馆的一楼是重型装备区,展出了自动化行业近几十年来的一些重要的设备,既有各行业客户的,也有汇川的。二楼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区,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衣食住行”为主题,引领观众深入了解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第二部分聚焦“智慧工业”,向观众呈现工业文明在高科技驱动下的崭新面貌。穿梭展厅“时空隧道”,你可以感受产品、技术的更新升级,了解汇川技术不断扩张发展的战略布局及技术实力。智慧电梯区域构建了一部象征未来的电梯,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乘梯体验。在新能源汽车互动空间,展示了新能源汽车从“智造”到“智行”的全过程。在“未来影院”,你可以深入探索信息时代的工业文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嘉宾参观汇川技术工控博物馆
汇川技术董事长、总裁朱兴明致辞
汇川技术坚持长期主义,秉承精益求精精神,十年磨一剑,在苏州打造完成华东总部园区。2011年,汇川在上市第一年就选择在吴中大规模投资,正是基于为大客户做定制的业务模式需要拉近研发与客户的距离,而位于长三角中心的苏州,周边客户群体广泛。多年来,公司战略在苏州的有效实施,也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以“走向世界”为目标,未来,汇川要在德国的“苏州”——斯图加特建设一座大型的,同苏州一样规模的研发中心,加速向世界突围,让研发和客户紧密贴合,让汇川的基础技术也能做到领域内遥遥领先。

汇川技术董事长、总裁朱兴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立新致辞
汇川技术成立20周年庆典,既是全体“汇川人”的时代成就,也是吴中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汇川技术所在的吴中太湖新城,作为吴中的“一号战略”,是吴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板块,希望汇川技术可以在这里与吴中携手书写好产城融合、双向奔赴的华丽篇章。吴中将继续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全力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也希望汇川技术在吴中持续加码布局,汇聚更多高端人才,吸引更多生态伙伴,助推吴中高质量发展走稳走实。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丁立新
共谋发展大计 共筑产业高地
在汇川技术成立20周年之际,汇川技术产业园、汇川联合动力研发中心及总部项目签约落地吴中区,进一步深化汇川与苏州合作,携手共筑产业高地。汇川技术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育上下游优质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入驻,共同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同时,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与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签约,将布局汇川联合动力研发中心及总部项目,面向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提供电驱、电源系统等产品。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共同见证签约
朱兴明董事长20周年年度演讲
启迪心智谱新篇
在廿年跨越之际,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开启了主题为《突围之道——时代、价值、人文》的年度演讲。通过凝结汇川和朱总20年创业理念和经验的“经营全景模型”, 从时代、价值、人文三个维度,带领大家共同踏上突围之道!

朱总演讲《突围之道——时代、价值、人文》
企业高质量发展巅峰论坛
巅峰论坛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因”为主题,邀请了10位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解读高质量发展的精髓,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企业进化逻辑和突围之道。为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标准和典范,为工业文明的持续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前至后依次为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大族激光董事长高云峰、上海三菱电梯技术总经理方凯、永锋临港总指挥刘强、博众精工董事长吕绍林、伊之密董事长甄荣辉、高测股份CEO张秀涛、通力全球直接物料采购负责人郑晔、清华大学教授李永东、传世智慧总裁范厚华
在20周年庆典当日,活动精彩纷呈,备受瞩目,总计吸引了30万人次在线参与或亲临现场,聆听朱总的本年度演讲和专家高峰论坛。此次活动还汇聚了众多国家级主流媒体及机构,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央视频、中国经济周刊等,苏州市级媒体苏州广电、苏州日报、吴中发布、太湖新城发布也前来报道。同时,行业垂直媒体及机构如中国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博览》杂志、工控网、索比储能网等也积极参与报道,让汇川20周年的气氛愈加浓烈。
再过20年,我们再相“汇”
当晚的20周年庆典晚宴上,上百位汇川的合作伙伴共襄盛举,庆祝这一难忘的时刻。

美酒泛着琥珀色的光晕,点燃绚丽的烟花,切开象征光荣和梦想的蛋糕,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再续辉煌,共赴百年梦想!
20周年答谢舞剧《汇川入画 只此青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碳作为国家战略,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持久的驱动力,也是汇川顺势而为的发展机遇,我们立志成为中国双碳的骨干企业。只此青绿,筑起山河梦。每一笔青绿绘就山河壮美,也绘就汇川为全球贡献双碳力量的蓝图。
20周年感恩合唱《汇川的朋友来相会》

二十年后,汇川40岁,正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当打之年。二十年后,2043,离汇川的28/50的双碳目标近在咫尺。让装备更高端、让制造更智能、让能源更高效、让生态更健康,光荣属于凌云壮志的新一辈!
感谢所有生态伙伴对汇川廿年的祝福
在永无止境的创新道路上
汇川将和所有的伙伴
共创一个震撼的工业新文

XDD501A101

XTB750B01 处理器模块 全球首台最大载重RV减速机,攻克机器人关节技术“天花板”!

减速机是一种减慢电机转速、增强扭矩和刚性、提高精度的设备,而RV减速机则是工业机器人实现精准运转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体的肩、肘、膝等重要“关节”,几十年来,其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
从2012年起,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原名为精华减速机开始研发RV减速机,经过2年多攻关,于2014年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V减速机,被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近10年的埋头苦干,精华减速机研发的RV减速机已发展到5个系列,均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其2017年研制出世界上已知最小的RV减速机,自重仅为0.37千克,精度小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精华减速机如今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突破百项,发明专利达10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能做出最小的,一定能做出最大的。”接到这个国家重点项目的订单后,余运清带领技术团队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攻关,挑战RV减速机的“天花板”。
世界首台45T摆线齿轮减速机交付,中国造
2023年5月11日,全球首台45T摆线齿轮减速机在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特传动)制造园区正式交付启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多功能机械臂将用上中国“关节”。

武汉精华减速机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运清(右一)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姚达毛教授等人介绍RV减速机。
据悉,这台摆线齿轮减速机(又称RV减速机),设计用途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里多功能机械臂的“关节”,是目前世界上首台集高精度、大减速比和超大扭矩于一体的最大载重RV减速机,标志着我国在RV减速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减速机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斯微特传动历时三年半合作研制完成。
RV减速机作为一种精密的动力传递机构,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被誉为工业机器人的“关节”。上述45T摆线齿轮减速机最高载重量达45万牛顿米,承载设备误差不超过5弧分,将用在核环境下多功能重载荷机械臂上。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姚达毛研究员介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其中,用于实验堆内部部件维护的多功能重载荷机械臂直径约750毫米,长度约11米,末端载荷达到2.5吨。
因实验堆内部的特殊极端环境,对机械臂的工作精度有极高要求,这对机械臂内部的减速机设计制造是一项复杂考验。“它要求减速机同时具备高精度、超大扭矩和很大的减速比,难度非常大。”姚达毛说。为攻克这一难题,双方技术团队从材料选择环节开始,不间断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检验其密度、刚性及整体外购件组合等。经过上百次失败,更换近50种材料后,最终找到了合适材料。此次交付的45T摆线齿轮减速机不仅实现了该公司RV减速机从世界最小到世界最大的全覆盖,更为未来核辐射环境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提供新的方案,对推动人类核能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国内最大的RV减速机生产企业之一,斯微特传动研发团队早在2013年就开始聚焦RV减速机研发。经过近十年科研攻关,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已形成6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强大产品谱系。
“国产自主工业机器人未来前景巨大,这对我们是重大利好。”对于未来发展,余运清充满信心,目前公司已承接的国家重点3D打印机制造项目,已顺利运转3年,数控机床、医疗检测等多个高端重要领域的订单不断涌现,今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增幅将达40%以上。
RV减速机企业“斯微特”异军突起
2018年底,湖北一家名为斯微特的企业横空出世,势要做国产RV减速机领先企业,这家企业到底是何来头,有何底气?其实,2018年的斯微特并非真正的横空出世,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由武汉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发展而来。
1995年:武汉精华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各类通用、专用减速机的综合性企业。
2015年:公司将SWT-RV系列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推向市场,同年,参与了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评比,取得了一定的美誉。
2018年:精华公司独立出RV减速机事业部,成立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
公司团队专注于研发减速机20余年,对摆线齿轮、行星齿轮、有着专业的生产经验。公司的主打产品行业知名,市场占有率领先。拥有核心研发团队24人,核心技术设备涵盖了瑞士高精度磨齿机、德国坐标磨床、日本高精度磨床等先进加工设备20余台;核心检测设备包括德国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德国高精度齿轮检测仪数台。
在软件上,公司坚持20余年推进5S精益化生产,构建ERP实时效率监测系统,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注重标准化质量体系的建设。
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将一直致力于高精度精密减速器的研发,不断将高品质的产品推向市场,以科技智造未来。
“斯微特传动公司是从武汉精华企业独立出来的公司,为的是更专注的做好RV减速机,打造更高端的品牌形象。”湖北斯微特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运清对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表示。

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检测生产出来的零部件
余运清介绍,高端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产品的研发是斯微特的主要发展方向,贴近世界最前沿的精密传动技术和精选世界顶级系列装备进行精加工让他们发布了一些不错的产品。斯微特目前拥有70多个系列RV减速机,都是采用摆线针轮,硬齿面、二合一方式的减速机构型高精密减速机。
这种减速机构型高精密减速机啮齿合数较多,具备小型、轻量等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可实现平稳运转并获取正确的位置精度。斯微特公司还表示可以通过不同的优质原材料及精密配套件的搭配来满足用户的设计使用需求。斯微特产品中最为有亮点的就是它的SWTRV-BK系列和SWTRV-BZ系列产品可代替谐波减速机,相比较下性能还更好。
斯微特企业之所以能够一出现就吸引各大目光,“三高一低”的企业优势就是它的锋芒。高端设备:目前斯微特拥有价值1700万元的磨齿机2台,六个核心零件均为世界顶级设备生产,装配标准少于1丝(0.01mm)。高端人才:汇聚了5个院士及近30名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数十项国家专利。高效经验:原武汉精华拥有30余年减速机制造经验。
产品价格低:成本有优势,性价比高。
高精度RV减速器已成为关节机器人主流精密减速器,随着工业智能化的不断普及,未来工业机器人RV系列减速器将有百亿元的市场需求,斯微特传动希望借着国产化发展的机遇,为国内RV减速机的实质性发展贡献己力。

XTB750B01

XVC517AE10 门驱动单元模块 中国飞协和霍尼韦尔在京签署谅解备忘录

12月21日,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与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在飞行员培训、产品改造、技术升级、新产品与新技术研讨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今年7月,中国飞协与霍尼韦尔就加强合作工作达成初步意向,拉开了“协企”合作的序幕。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首届“航电技术助力航空安全研讨会”顺利举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反响。根据双方共同起草完成的《中国飞协-霍尼韦尔谅解备忘录》,双方还将合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快技术成果在民航的推广应用,共同争取和承担重大研发任务,打造科技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平台,建立飞行人才培养和交流体系,共同推动建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助力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中国飞协秘书长刘坤表示,飞协在坚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学术技术交流,传播普及飞行技术知识,维护飞行员合法权益的同时,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性合作。飞协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飞行员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民航业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结合,以及在面向广大飞行员展示推介成果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是中国飞协服务国家、服务行业、服务飞行员的必然使命,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实践。

XVC517AE10

XVC770AE 控制器模块 霍尼韦尔荣获三项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12月15日,第八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简称“DIA”)揭晓获奖名单。霍尼韦尔的智能高效密集存储系统荣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铜奖”以及产业组TOP 20殊荣。同时,霍尼韦尔H700坠落安全带以及7500半面罩获得“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奖”。

第八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首个国际化奖项,大赛以“人文智性、生活智慧、科艺智能、产业智库”为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共生,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多维成功。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件参赛作品,经过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位专家评委的专业评审。霍尼韦尔在本次大赛中从全球数千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现出业界对霍尼韦尔在创新研发领域强大实力和卓越表现的认可。

霍尼韦尔荣获三项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荣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铜奖”及产业组TOP 20荣誉的霍尼韦尔智能高效密集存储解决方案,是新一代自动化仓储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高效存储与海量订单履约。以创新Pivot™仓库执行系统及智能穿梭车为核心,可轻松集成语音解决方案、数据采集终端、机器人拣选等,凭借卓越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满足各种应用及特定需求,为企业减少存储空间、优化运营绩效,降本增效。

霍尼韦尔自动化仓储整体解决方案
荣获“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佳作奖”的H700坠落安全带是霍尼韦尔坠落防护的“明星产品”。该产品不仅满足高空作业的需求,更利用人体工学和设计创新实现了差异化。除了基本的安全性,霍尼韦尔的团队还从作业环境、用户习惯、人体工程学等考虑,让产品既安全,又舒适。该产品包含十几项创新专利差异化同类产品。

霍尼韦尔H700坠落安全带
同时获评“佳作奖”霍尼韦尔7500半面罩,是一款高防护性、密合性和舒适性的呼吸产品,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环境。面罩模块化设计,便于清洗和维护。软性贴面采用医用级硅胶、加宽的贴面区域、弹性的过渡设计,能够有效减轻面部压力,并确保并保证长久且卓越的密合性和舒适性。过滤件采用创新的空气动力学立体进气结构,有效降低吸气阻力的同时,大大提升防护时长。

霍尼韦尔7500半面罩
创新是霍尼韦尔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此次获奖的智能高效密集存储解决方案、H700安全带和7500半面罩,均出自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的体验设计中心(简称“HUE设计中心”)。依托用户研究、人机工程、人机工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多个学科的专业力量,HUE设计中心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行业高标准的用户体验来打造健康、舒适、高效、安全的创新产品。截至2023年底,HUE设计中心已累计获得60多项国际大奖及500多项设计和发明专利。
霍尼韦尔深信技术创新是通向可持续未来的必经之路,是兼顾环境、社会效益和长期增长的一把关键的“金钥匙”。未来,霍尼韦尔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推出融合科技、人性化特点的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每一次灵感碰撞,实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赋能客户实现更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XVC770AE

XVC770BE102 电动机驱动模块 诺德支持政府补贴计划,高效驱动系统带来丰厚回报

诺德支持企业参与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出口管制局(BAFA)颁发的高效电机补贴政策,这一举措将在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该计划旨在为新工厂的驱动系统和更高效的系统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帮助企业承担高达40%的投资成本。

诺德推荐高效的驱动系统,例如能满足高要求的IE5/IE5+高效电机。图片来源:诺德传动
在德国,工业用电约占总电量的70%。因此,德国联邦经济能源效率资助计划(EEW)开发了四种资助模块用来提高能效。对于希望通过创新电机和驱动系统来提高能效的企业来说,电机和驱动模块1以及通用系统模块4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客户并不知道驱动组件和现代化系统符合资助条件,这就是我们提供这方面支持的原因,¨诺德市场负责人Jörg Niermann介绍说,¨我们认为政府资助是一个绝佳机会,这样企业能以可控的经济型投资方式实现更加可持续性的发展。¨
获得资助的基本技术要求:
不同企业规模,享有不同权益
该计划资助的金额取决于企业规模。模块1中的中小型企业针对于员工人数不超过249人,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的微型及中小型企业,其资助额度为合格费用的40%,峰值为20万欧元,投资额从2000欧元起即可参与该计划。对于非中小型企业,在相同的基本投资金额下,可获得合格费用30%的补贴,峰值为20万欧元。在模块4中,若中小型企业每年每节约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可获得900欧元的补贴,峰值为合格费用的40%;非中小型企业每年每节约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可获得500欧元的补贴,峰值为合格费用的30%。
诺德推荐使用符合补贴条件的驱动系统
诺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推荐符合条件的驱动系统。随后,诺德将为客户配备一位能源顾问,指导企业完成整个申请过程,相关费用由资助计划承担。

XVC770BE102

XVC768101 控制板模块 这家工业巨头扎根张江20年,是最早入华的美国企业之一

说起霍尼韦尔,你或许印象不深,但你坐过的飞机上一定有它的产品。说霍尼韦尔是一个低调的工业巨头不为过。近140年前,这家企业做恒温器起家,而现在却跨界工业自动化、建筑、安防、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及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和制造企业之一。
就是这样一家百年跨国企业,在1972年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在上海浦东设立亚太总部,从此与上海结缘。按照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的说法,霍尼韦尔是中国改革开放45年完整的见证者、亲历者,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赋予时代的巨大变化。沿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现在霍尼韦尔不仅把前沿技术引进国内,也正在将本土的创新推向世界。
扎根张江20年
霍尼韦尔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之一。早在1935年,霍尼韦尔就于上海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经销机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应中国政府之邀,从十大领域推荐精英企业来华,推动两国双向交流并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中霍尼韦尔旗下UOP公司就是炼油石化领域的代表企业。自此,霍尼韦尔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余锋1985年大学毕业,对中国改革开放45年的变化深有体会。在他看来,霍尼韦尔的在华策略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基本高度吻合。
“最初,霍尼韦尔把中国当作一个市场,所以一开始设立办事处,后来又在外高桥成立贸易公司。”余锋介绍,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改善、劳动力和政策优势凸显,霍尼韦尔看到了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所以很快在各地建厂、开设合资公司,开始拓展能源、建筑、化工、航空等多个领域业务。
2003年,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霍尼韦尔看中了上海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及发展前景,将亚太区业务总部迁至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上海首批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
能在2003年看到浦东张江的发展潜力,足以看出霍尼韦尔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现在,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还是霍尼韦尔的制造基地、创新基地。在中国,霍尼韦尔有50多个法人实体和20余家工厂。近万名中国员工中,25%是研发人员,还不包括更大体量的技术人员,比如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2023年初,上海市举办了第三十六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并为霍尼韦尔颁发了“扎根上海20年”纪念牌。余锋在现场对媒体说道:“上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仅为霍尼韦尔带来了新机遇,也坚定了公司进一步扎根上海、深耕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首航。C919的辅助动力系统等四套技术方案和配套服务来自霍尼韦尔。
从东方到全球
霍尼韦尔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更见证了本土创新能力的快速崛起。
如果你在星巴克买一杯咖啡,仔细留心咖啡店的扫码枪,霍尼韦尔的商标就在下方。而且,它们很大可能产自于中国苏州——霍尼韦尔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扫码设备供应商之一。
余锋介绍,扫码设备这个赛道实际竞争非常激烈,但为什么过去十几年来,这家苏州工厂在没有增加厂房和工人的情况下,效益能实现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其业务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现在,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旗下这家苏州工厂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全球,大部分产品都销往海外。
小小一把扫码枪,从东方走向世界,靠的不仅是成本优势,更是本土的研发、创新能力。这家苏州工厂是霍尼韦尔内部首批世界级工厂之一,较早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运营,研发人员达200余人,所有产品在中国开发、中国采购、中国制造。
实际上,霍尼韦尔对于研发的重视在初入中国市场时就可见一斑。世纪之交,霍尼韦尔于张江设立亚太总部时,一并在园区内设立了中国研发中心。而当时外企在中国投入研发力量的案例并不多见。几乎是同时期,霍尼韦尔提出了“东方服务东方”口号。这和时下许多外企喊出的“在中国,为中国”异曲同工,都强调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提供本地的研发、本地的供应、本地的服务。
2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霍尼韦尔全球最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东方服务东方”和“东方服务世界”的在华发展战略共同驱动着业务成长。“在服务中国市场的基础上,霍尼韦尔也通过内部销售网络,将中国的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创新的成果。”余锋说。

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霍尼韦尔展台
转型带来可持续发展
当前,面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几十余年的霍尼韦尔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例如,餐饮行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地沟油,如何妥善处理?农业大棚里常见的塑料薄膜,怎么回收利用?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问题,都为霍尼韦尔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在能源领域,霍尼韦尔证实了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的可行性,并携手相关客户,建设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通过创新推动航空业碳减排。在化工领域,霍尼韦尔成功利用UpCycle工艺将低等级废弃塑料通过化学处理制作成优质再生聚合物原料,并与中国企业合作将塑料回收工艺商业化,扩宽了新材料领域业务。
中国提出2030、2060“双碳”目标,而航空、能源、化工是霍尼韦尔的传统优势领域,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型,霍尼韦尔不想缺席,也不能缺席。“我们要确保我们的业务活动、产品创新能够紧紧地追随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预判中国经济未来的需求。”余锋说。截至目前,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在霍尼韦尔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已达到60%。
在余锋看来,企业转型应该建立在实际的效益之上,这种效益可以是经济效益,也可以是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为此,霍尼韦尔也在积极开展政企、校企合作。例如今年2月,霍尼韦尔在上海成立“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并将其亚太区总部大楼的运营数据主动交与上海的高校科研团队共享,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共同开展智慧建筑研究。“合作并不是发个证书就结束了,关键是借助这个平台,继续推进转型,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成果。”
余锋表示,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将于今年内推出研究成果,帮助企业和行业共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预计明年年底,霍尼韦尔在中国销售收入80%的产品将来自政府认定的绿色工厂。

XVC768101

VI451-10 编码器模块 2023智慧零售融合创新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25日下午,2023智慧零售融合创新研讨会暨吉方工控产品(解决方案)发布会在深圳华强广场酒店隆重召开,活动以“数智吉行 融创聚立”为主题,联合150多位智慧零售行业专家、跨界精英及品牌高管,共享资源,共商合作,共建智慧零售大生态,共话产业高质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会者合影留念
活动指导单位——深圳市新兴战略产业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华强北街道、福田工信局、福田企服中心、福田荔村、深圳社会组织党委。
活动由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由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承办。
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会长李洪明先生致辞
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及渠道数据中心事业部 零售、教育及企业销售部门经理李轩先生致辞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管理学终身教授陈晓博士做了主题演讲《告别“内卷”,从“我”做起:循证管理视角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原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克科先生做了主题演讲《把握先立机遇 融聚集群效应》
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网络与边缘技术支持经理夏耿先生做了主题演讲《芯技术,新零售|英特尔技术分享》
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赵浩峰先生做了主题演讲《“精”“诚”兼备-铸卓越POS之心》
研讨会现场,与会者热烈互动。
吉方工控产品、解决方案展示
在研讨会现场,吉方工控展示了最新的POS主板产品以及边缘计算系统(工控机)。
吉方控 G-ADLP05 系列主板,采用 Intel® Core ™ i5 CPU,2×EDP/1×HDMI/1×Type-C, 支持四屏同步 / 异步显示,身材小,性能高,支持 Windows10、Windows11 操作系统。
吉方工控IP67防水抗震嵌入式系统GF-603W,适用于户外、海事、高湿、高温等恶劣环境,性能稳定。
吉方工控的主要产品为AI边缘计算主板、边缘计算系统(工控机)、网络安全整机及单板、模块以及ARM架构边缘计算产品等。公司支持AI或物联网及终端内容所需的各类应用研发,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安防监控、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能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领域的设计开发工作,属于国家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环节。
2023智慧零售融合创新研讨会圆满落幕了。在智慧零售全产业链同仁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不断技术赋能、资源共享,加上国家内外双循环政策的加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定迎来智慧零售行业的春天!

VI451-10

PFTL101B-5.0kN 张力传感器 ABB与达索系统在全球数字化行业软件领域进行合作

ABB and Dassault Systèmes enter global software partnership for digital industries ABB与达索系统在全球数字化行业软件领域进行合作
Zurich, Switzerland, 28 February 2019 – Following on from its proven track record of digital partnerships with Microsoft, HPE and IBM, ABB has today announced a wide spanning global partnership with Dassault Systèmes to offer customers in digital industries a unique software solutions portfolio ranging from product life cycle management to asset health solutions. The two companies will provide customers an end-to-end offering of advanced open digital solutions,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companies, while increasing flexibility, speed and productivity of their products’ lifecycles,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s.
瑞士苏黎世,2019年2月28日——凭借其与微软、HPE和IBM的数字化合作伙伴关系的良好记录,ABB今天宣布与达索系统公司建立广泛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为数字行业的客户提供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到资产健康解决方案的独特软件解决方案组合。这两家公司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先进开放式数字解决方案,增强工业公司的竞争力,同时提高产品生命周期、制造和运营的灵活性、速度和生产率。
The partnership will combine the strengths of ABB Ability™ digital solutions and Dassault Systèmes’ 3DEXPERIENCE platform, and build on both companies’ strong installed base, deep domain expertise and global customer access. ABB has already adopted the 3DEXPERIENCE platform to model and simulate its solutions before delivering them to its customers. With this partnership, ABB will develop and provide customers with advanced digital twins, enabling customers to run ABB’s solutions and their operations with improved overall efficiency, flex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该合作将结合ABB Ability™数字化解决方案和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优势,并以两家公司强大的安装基础、深厚的领域专业知识和全球客户访问为基础。在向客户交付解决方案之前,ABB已经采用3DEXPERIENCE平台来模拟和模拟其解决方案。通过此次合作,ABB将开发并向客户提供先进的数字化双胞胎,使客户能够以更高的整体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运行ABB的解决方案和运营。
The companies will, in a staged approach, focus on smart factories and robotics, process industry automation, as well as 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 for smart buildings. The first joint solutions will be showcased at the upcoming industrial Hannover Messe trade fair in Germany, April 1-5, 2019.
两家公司将将采用分阶段的方式,专注于智能工厂和机器人技术、过程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建筑的电气化解决方案。首批联合解决方案将在即将于2019年4月1日至5日在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
Launched two years ago, ABB Ability™ represents the globally leading digital offering in Industry 4.0, from device to edge to cloud. Some 45 percent of ABB’s new orders are generated from digital solutions, while the order pipeline for ABB Ability™ h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 percent since October 2018.
两年前推出的ABB Ability™代表了行业4.0中从设备到边缘到云的全球领先数字化产品。ABB新订单中约有45%来自数字化解决方案,而ABB Ability™的订单自2018年10月以来增长了20%以上。
The platform of ABB Ability™ runs as an open architecture and cloud infrastructure, which allows customers to use other software from partners, suppliers and developers. ABB offers approximately 180 digital solutions, which enable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safety at lower costs.
作为开放式架构和云基础架构,ABB Ability™平台允许客户使用来自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开发人员的其他软件。ABB提供了大约180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高生产率、效率和安全性。

PFTL101B-5.0kN

PM858 模拟量输入模块 成就绿色“城中之城” 施耐德电气为侨鑫国际注入高效智能动力核心

中国北京,2019年3月1日——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宣布,通过为侨鑫国际金融中心(以下简称“侨鑫国际”)提供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的强弱电一体化全套解决方案,保障供配电的安全可靠,并进一步提升整栋建筑的节能增效水平与舒适度,成就了绿色建筑的卓越典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度的升高,以及人们对生活便利性与舒适性的更高追求,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正被更多关注,以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节约市政投资,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等。此外,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到2020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的目标。因此,如何从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运维及资产管理水平,并创造舒适环境,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侨鑫集团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多元化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理想生活的引领者”,投资涉及地产、金融、健康、教育、酒店餐饮、媒体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屹立于广州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的侨鑫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集甲级写字楼、高端酒店式服务公寓和商业零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一直以来也是注重环保高效的智能建筑典范。在项目伊始,侨鑫集团便在全球各个领域寻求最优秀的设计师,联袂80多个优秀合作方共同打造这座绿色智能建筑,力求在每个细节之处都注重‘以人为本’。而作为电力供应与控制的关键部分,侨鑫集团对整栋大楼的配电及楼宇控制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并期待融入智能化手段,加强供电安全可靠性,从而为创造更加绿色、优质的环境打下基础。
经过严苛的筛选,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及完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的施耐德电气脱颖而出。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施耐德电气为侨鑫国际提供了完善的强弱电一体化全套解决方案,为这栋绿色建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核心。通过部署包括PIX中压空气绝缘开关柜、Blokset智能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母线、楼控系统、VAV系统、综合布线等互联互通的产品,保障大楼的用电安全稳定及连续性;而借助Power SCADA Operation / Power Monitoring Expert电能管理软件,运维人员可实时了解各节点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并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极大程度提高电能质量及使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此外,施耐德电气BMS楼宇控制系统以及KNX灯控系统可针对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监控,随时关注大楼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明情况等变化,并做出调整。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侨鑫国际与传统建筑相比可降低25%的能效成本,并在减少能耗的同时,运营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目前,该建筑已获得美国LEED绿建金牌认证,其舒适的内部环境、现代大气的建筑风格,绿色环保的智能内核,共同构成了和谐的有机系统,真正实现了人、建筑、自然的创意融合,尽享极致人文关怀。
对此,侨鑫集团地产事业部总裁许信群表示:“施耐德电气所倡导的能效楼宇理念与侨鑫集团对绿色建筑的追求高度吻合,而其强弱电一体化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则很好地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也为成就这座绿色建筑典范做出了极大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施耐德电气,打造百年侨鑫,为这个时代刻下‘不断追求卓越,做就要做到最好’的侨鑫集团品牌印记,踏实前行,不断超越,为更多人创造美好生活。”

PM858

PPC322BE-HIEE300900R1 控制主板卡件模块 ABB李清源:远程维护需求量大

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日前在京举行,ABB中国区副总裁、首席数字官李清源在“行业与需求驱动的工业数字化”演讲中表示,重工业的资产存量非常大,但增速没有那么大,行业非常大的一个诉求点是能够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价值。因此,远程维护的需求非常大。
李清源表示,工业互联网都谈平台,但ABB的关注点并不是在平台上,而是在行业应用。ABB服务非常多的不同行业,石化、矿山、船舶、冶金、制造业,同时非常注重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行业里,但不会做特别底层的技术。
以下是李清源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来自ABB的李清源。
不知道大家对ABB有多了解,ABB是一个聚焦在电力和工业领域的企业,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我挑了几个我们产品的图片,这是我们去年在汉诺威展上发布的新产品中的几个。第一个是我们的充电桩,这是我们推出的357千瓦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可以在8分钟之内充电200公里,比如高速路上使用很适合。在充电桩上如果我们谈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有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把桩连上网,现在外面充电站的桩有好多是坏的,远程维护运维是特别关键的因素,把它联网就会让这个工作变得非常容易。
随着未来充电桩越来越多,对电网的冲击会非常大,我们考虑到包括新能源、储能对电网的负载等,把这些一起考虑,电网调度,微网、局域网调度的问题。ABB作为在电力领域里很领先的企业,我们和电网公司一起在看这个问题。第二个图片是机器人,是巡检机器人,做大型的电力变压器,可以把这个小机器人放到变压器的油箱里,在里面游走,通过网络摄像头检测出故障,有一些传感器可以接在变压器,巡检时间从几天时间变成几小时。我们和大众汽车合作推出的工艺,安装车门,车在运动过程中,要精确的把车门安装到车身上,这里面需要非常多的算法、数字化的技术的支持。
ABB所处的行业是电力、电网、电气产品,还有自动化,包括流程行业和离散制造业,包括机器人,可能大家知道我们的工业机器人。我们在这些行业里基本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中国有1.8万名员工。
再来谈一下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或者工业互联网,这张图是我们和麦肯锡合作的一个研究,看一下不同行业里数字化的成熟程度,IT领域、金融行业这些已经发展得比较快,红色区域是ABB我们所服务的客户的行业,处在快速上升的阶段,一方面还是处在相对的早期的阶段,另外充满非常多的机会。
如果看我们所处的尤其是电力行业,全球面临非常多的挑战,设备、人员老化,分布式能源带来诸多的挑战,风能、太阳能并入电网等,数字化的技术,现在这些创新的技术正是可以帮助我们来提升这些领域重要的方法。这张图是我前段时间做行业分析时做的一张图,我们统计局里的数据,横轴是固定资产的存量,纵轴是固定资产的年增速,大家可以看到,还是有两个区域的,横向的右手这些行业是电力,是重工业,石化业、矿山业,左边高一点的圈里,如果仔细看,很多是离散制造业,这个和我们观察到的行业里的趋势或者对数字化的需求也是挺吻合的,这些重工业,资产的存量非常大,其实增速没有那么大,他非常大的一个诉求点就是能够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价值。所以我们说远程维护这些他们需求非常大。离散制造业,尤其在中国这几年增长非常快,他们要求更多的是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的思路。ABB我们在谈工业数字化的时候也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去走的。
在推数字化的时候,ABB有很多的设备产品,我们是个设备制造商,同时是个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制造商,每个企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我们同时从一个OT的公司往上走,结合现在云计算等趋势。工业互联网都谈平台,ABB的关注点并不是在平台上,而是在行业应用。
简单总结一下,利用现在的这些创新的技术,不管是云计算、IoT、AI,利用这些创新的技术针对细分的行业和应用场景来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生产力、创造价值,当然我们也有平台,我们从设备端的SDK到边缘端到云端,我们自己不做云了,我们用微软云用其他的云,我们这个平台更多是让我们更快速的开发行业应用。
安全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刚才余总和嘉宾做访谈时,有个嘉宾提出问题,以后和这么多平台是合作还是竞争,我觉得今天主要是竞争。未来在这个行业我不太认为会出现通用平台,未来不管是供应商的还是大型客户自己的,ABB倡导云互联,行多企业做互联网平台找到我说把你们机器人放到我平台上来,大家都想放到你的生态上去,最后就卡在那。ABB倡导的是在不同的云之间会有一些标准。
举几个例子,我们从2017年,我们叫ABB Ability,数字化策略在中国落地,比如在国家电网里,里面有很多大型的电力变压器是非常关键的设备,我们在美国研发出来的变压器的诊断算法,诊断之后,分析它,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
ABB服务非常多的不同行业,石化、矿山、船舶、冶金、制造业,另外我们非常注重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它应用到行业里,我们不是谷歌、微软、百度这样的公司,我们不会做特别底层的,更多是把这些技术应用进去,这个例子是我们做的船舶自动辅助驾驶。另外一个例子,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在过去几年发展非常迅猛,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是第一的。机器人传统上要教它是挺笨的,我们结合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更聪明,这是我们在很多行业、很多应用场景里都会注重。
两化融合,我以前是ABB中国的CIO,我做信息化做IT出身的,包括MES,很多系统,我们也有自动化的产线,先说ABB自己的工厂,我的一个同事说你自动化系统把它实施上去之后只会越来越差,我们可不可以让它越来越聪明,给自动化赋能,加上一个智能,连接是必然的,另外一点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它是给机器和机器用的,不是给人用的,可以把自动化大幅度提升。
ABB在工业领域的愿景,我们的发展从电气化、自动化、两化融合到现在的数字化,到未来的自主化,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因为这样才可以给我们的客户和行业提高生产力带来更多的价值,谢谢大家!

PPC322BE-HIEE300900R1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