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DS200CTBAG1ADD 模拟终端模块 艾默生人工举升优化软件帮助能源生产者最大程度提升油井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休斯顿,得克萨斯州(2017年5月2日) – 通过艾默生新一代人工举升优化软件方案, 能源生产者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已探明储量油井的产量。
动态举升优化(DLO)软件可以通过确保已有油田或平台在现有产量受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帮助生产者从现有资产中获取更大价值并减缓油田的产量下降率。 由于DLO软件可以及时响应现场运行环境的变化,并连续对可用的举升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因此通过使用DLO软件,一个管理多个油井的典型油田场站可以实现 10% 的产量提升。 DLO软件是艾默生今年5月份在休斯顿海上技术大会上隆重推出的技术之一。
DLO软件在现有的严峻市场环境下,可以对油气行业带来显著影响。能源生产者一直寻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现有油井生产能力,并应对油井随着时间推移而导致的采油产量下降的挑战。随着采油产量不断下降和油井产量不断减少,能源生产商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替代方案以实现生产目标,同时最好避免新增钻井成本。
DLO软件基于最新的油井测试曲线,可以动态调整举升气流或电潜泵(ESP)的速度。该软件一旦完成组态即可优化油井举升资源的分配,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场状况(如油井开启或关闭或者压缩机跳闸)调整举升资源的分配。相比之下,传统的油气举升调整通常采用手动,且调整不是很频繁的挑战,这样往往会错过操作的最佳时机并降低油田的运营绩效。
在过去十年中,DLO软件的早期版本主要用于帮助油气生产商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收益。新一代DLO 软件将更加易于实施,并且适用于基于云技术的基础设施架构。通过新型图形用户界面,生产工程师将可以通过互联网从任何位置安全、可靠地访问用于优化油田运营绩效的关键数据。
除了具有友好型web界面,DLO软件还使用OSIsoft PI 实时数据库系统 -——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开放式数据架构和历史数据库,它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工厂现场至企业级应用的通用数据架构,使决策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业务决策。
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全球油气行业总监Jose Jimenez表示:“艾默生的动态举升优化软件是业界首款能够帮助生产团队根据当前生产情况对举升速率进行动态调整的完整技术,它有助于客户获得高效、快速的采油率。将举升资源精确地分配至最高价值的油井上对于油井生产商来说至关重要。经实践验证,艾默生的人工举升优化解决方案在提高采油率的同时,还可以减缓油井的产量下降率。同时,新型DLO软件平台能够显著降低客户的部署成本。”
由于DLO软件是根据油井测试曲线来确定如何分配举升资源,因此这些重要的曲线需要随着油井的产量下降情况进行实时更新,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益,石油生产商可以选择将DLO技术与艾默生的集成式油井测试解决方案进行配合使用,以便及时将更新的油井曲线发送至DLO软件进行分析,以便最大程度提升油田生产效率。
集成式油井测试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套预工程并组装成撬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它由一个多端口的流量选择器、一个三相流量计和一个全功能的远程终端单元组成。 与传统的测试分离器和阀组相比,艾默生集成式解决方案占用空间更小、重量更轻,并且可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频率的油井测试数据。每套撬可以处理多达七口井,从而显著避免了管道布设、阀门和容器需求。三相流量计提可以供油、气和水的瞬时读数,消除了传统测试分离器所需的沉降时间。油井测试计划可以通过预先编程,而无需手动干预,避免了操作者手动调整阀门动作的需求。
通过配合使用DLO软件和集成式油井测试方案,能源生产者可以获得增强功能,从现场实时收集数据、油井测试程序自动化到提升举升速率的闭环优化。该解决方案可以自动分配可用的举升资源,从而帮助用户最大程度获得额外收益。

DS200CTBAG1ADD

DS200LDCCH1ANA 通信模块 拥有超薄箱体,DLP也能走进小空间应用

  一直以来,DLP显示单元因为箱体厚度大、需要预留后维护通道的原因,在很多小空间场合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尤其是很多对分辨率、显示画质和拼缝效果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DLP的显著优势是LCD和LED技术无法替代的,而空间的限制也让很多用户陷入选择的尴尬。
伴随着台达超薄激光DLP显示单元的推出,同时拥有手动/电动前维护功能,则为这种受限于空间的高端用户带来了趋近完美的解决方案。近期,台达超薄激光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就成功应用在某大学研究院,为其教学研究工作站提供了小空间的解决方案。
  该大学研究院的教学研究工作站,对拼接大屏的画质要求非常高,但受限于空间的限制,如果采用普通的DLP大屏幕解决方案,视距过小,势必会影响视觉效果。台达经过现场勘查之后,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2×2单屏70英寸的超薄DLP大屏幕拼接系统,采用了超薄箱体的第四代光源(激光)DLP显示单元搭配第二代DVCS分布式图像显示控制系统。
  台达第四代光源(激光)DLP显示单元,除了标准箱体外,更提供业界最薄箱体,60英寸16:9 单元厚度小于490mm,在该大学研究院项目中采用的70英寸16:9 单元厚度则小于560mm。从投影显示专业角度来讲,并不是箱体越薄越好,最重要的是在光学性能和箱体厚度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匹配点。台达超薄激光DLP单元正是从投影镜头、投影光路和箱体结构多个方面进行最优匹配设计,在充分保证显示质量的同时达到箱体尺寸最小。同时,这套超薄激光DLP大屏幕显示系统也采用了前维护箱体,完全靠墙安装、维护,更进一步减少占地空间。
  这套超薄激光DLP大屏幕显示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显示效果完全超出用户的预期,除了超薄箱体和前维护方式更节省空间的显著优势外,采用最新纯激光光源技术,具有远超 LED 光源的高亮度;并达到120% Rec.709色彩标准的超宽色域范围,提供卓越的真实色彩表现。凭借台达独有的全球领先的电源管理与散热技术,寿命更可达到超长60,000小时,获一致肯定和好评。
QQ截图1

QQ截图1
超薄激光DLP
关于台达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并在多项产品领域居世界级重要地位。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议题,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运用电力电子核心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与创新研发,深耕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元器件”、“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同时,台达积极发展品牌,持续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台达运营网点遍布全球,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泰国、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印度、巴西以及欧洲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近年来,台达陆续荣获多项国际荣耀与肯定。自2011年起,台达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之“世界指数(DJSI World)”, 2016年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年度评比,台达从全球超过5800家参与CDP评比的大型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气候变迁“领导等级”评级。
关于台达的详细资料,请参见:www.delta-china.com.cn
关于中达电通
1992年中达电通成立于上海,自营业以来,保持着年均增长27%的高速发展,为工业级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视讯、自动化及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在通信电源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同时也是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领导厂商。
中达电通整合母公司台达集团优异的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持续引进国内外性能领先的产品,在深入了解中国客户营运环境下,依据各行各业工艺需求,提出完整解决方案,为客户创建竞争优势。秉持“环保节能爱地球”的经营使命,成为中国移动的绿色行动战略伙伴,在节能减排、楼宇节能的技术上,陆续开展多项新应用。
为满足客户对不间断运营的需求,中达电通在全国设立了45个分支机构、74个技术服务网点与12个维修网点。依靠训练有素的技术服务团队,中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售前、售中服务和最可靠的售后保障。
二十余年深耕,在1300名员工的努力下,中达电通2015年的营业额约三十三亿人民币。未来,中达更将不断推陈出新,藉由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共同开创更智能、更环保的未来。
中达电通——可靠的工业伙伴!
关于中达电通的详细资料,请参见:www.deltagreentech.com.cn

DS200LDCCH1ANA

DS200SDCCG1AFD 通讯模块 干货—英威腾MH500电液伺服故障速查手册

MH500电液伺服大幅提高耐环境性能,支持内嵌式LED、手持式HMI和个人电脑SCM软件调试,调试简单,操作便捷,故障可视化,大大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让客户放心使用。

Err01:IPM故障
处理方法:1、检测驱动器输出回路是否有接地或短路现象2、检测电机动力线是否短路,是否与地或热电偶短接3、制动电阻输出是否短路,或与机壳短接4、检查HMI上显示的驱动器型号与标牌上的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进行重新设定
Err02:过载
处理方法:1、检测驱动器输出回路是否有接地或短路现象2、查看故障记录,判断故障时电机转速是否很低(±10转以内),检查旋转变压器连接线,电机三相输出线的接线相序是否正确,重新接线后要重测电机初始角3、在系统运行中,电机震动是否很大,调节速度和压力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使系统运行平顺
Err03,Err17,Err23:直流过压,交流过压,整流单元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驱动器输入电压是否不在规定的使用范围,调整输入电压至正常使用范围2、检测交流输入电压与整流电压是否不与HMI显示值一致,重新进行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标定3、报 ERR03故障时, 检查制动电阻阻值是否与推荐值相差过大,如相差过大更换制动电阻
Err04,Err19,Err20:直流欠压,使能欠压,交流欠压
处理方法:1、是否存在瞬间断电,先断电重新上电运行2、检查驱动器输入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调整输入电压至正常范围3、检测驱动器交流输入是否缺相,排除外围故障(如:空开接触器,线头未压紧等)4、检测交流输入电压或整流电压是否不与HMI显示值一致,重新进行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标定
Err05,Err14:正向过速,反向过速
处理方法:1、在调试菜单操作,使驱动器进入测试模式,观察旋变值跳动范围是否很大,检查旋转变压器线接线,电机侧屏蔽层是否接地,更换旋变板,更换旋变板后要重测电机初始角2、如果系统运行不平顺,调节速度和压力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使系统运行平顺,观察故障是否不重现,更改参数需进行参数烧写命令进行保存
Err06:模块过温
处理方法:1、环境温度是否过高,降低环境温度2、驱动器散热风道是否堵塞,清理风道3、模块温度超过50度时风扇是否旋转,更换风扇
Err07:电机过温
处理方法:1、检查电机端和驱动器端温度电阻连线是否脱落2、检查电机温度电阻阻值是否正确,常温时PT1000约为 3270Ω,KTY84 约为603Ω,如果不正确更换电机,或短路T1,T2端,屏蔽电机过温保护3、检查驱动器温度电阻选择拨码开关跳线是否有误,重新选择拨码开关跳线4、检查电机风扇是否损坏,旋转方向是否错误5、更换更大功率电机或降低系统平均输出功率
Err08:软件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控制板,重新进行调试
Err09:CAN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CAN通讯连线是否有错误(包括终端电阻跳线,最多有两个跳线短接)2、如果是多泵系统,检查多泵参数设置是否有错误3、工艺指令模式参数设置是否正确(CAN连续方式会报警)4、驱动器与控制系统通过CAN接收命令时,检查控制系统工作是否正常5、更换CAN通讯信号连接器,检查是否正常6、查找CAN通讯附近干扰源,重新布线
Err10:环境过温
处理方法:环境温度是否过高,降低环境温度
Err11:自检故障
处理方法:寻求代理商或本公司技术支持
Err12:软件故障
处理方法:参数设置错误判断,操作步骤:恢复出厂参数,参数烧写,断电,重新上电启动驱动器,故障是否消除,重新调试
Err13:油压过压
处理方法:1、检查压力传感器和连线是否有错误,或更换压力传感器2、检查压力控制PID参数和速度控制PID参数设置是否合理3、拆下压力传感器,检查传感器上油孔是否有杂物
Err15:压力传感器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压力传感器和连线是否有错误,或更换压力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选型是否错误,确认是0-10V还是1-5V输出3、控制板上拨码开关的开关位置是否正确4、系统为多泵模式时,从节点节点号设置是否正确
Err16:制动电阻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制动电阻接线是否错误2、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正确3、驱动器PCB-BUS是否短路
Err18:EEPROM故障
处理方法:恢复默认参数,查看故障是否消除
Err21:制动电阻过载
处理方法:1、制动电阻阻值是否正确2、直流电压检测是否偏高,重新标定直流电压
Err22:节点故障
处理方法:1、系统合流类型为复合或多模式时,检查驱动器使能和分流合流选择信号线连接是否有错误2、系统为复合模式或多泵模式时,从节点是否有故障
Err24:上电超时
处理方法:1、是否存在瞬间断电,先断电重新上电运行2、检测交流输入电压或整流电压是否与HMI显示值一致,重新进行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标定
Err25:485通讯故障
处理方法:1、检查485通讯连线是否有错误2、工艺指令模式参数设置是否正确(485连续方式会报警)3、驱动器与控制系统通过485接收命令时,检查控制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更多详情,请访问官网 www.invt.com.cn或关注微信服务号
关于英威腾:
英威腾,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受人尊敬的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领域的产品与服务提供者,201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股票代码:002334。英威腾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16家控股子公司,分驻于全国的12大研发中心,申请各类专利800多件,依托于电力电子、电气传动、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主要产品涵括高中低压变频器、电梯智能控制系统、伺服系统、PLC、HMI、SVG、UPS、电机和电主轴、光伏逆变器、节能减排在线管理系统、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等。英威腾现有员工2500多人,大型生产基地3个,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及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DS200SDCCG1AFD

DS200SDCCG1AGD 工控控制卡件模块 罗克韦尔首席执行官Moret探讨工业互联网未来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lake Moret在25日于伦敦举行的思科全球物联网论坛上探讨了物联网(IoT)的采用、其对工业生产力的影响,并向1,200多名企业领袖分享了有关洞见。作为业界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和信息的公司,罗克韦尔拥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认清与利用智能制造未来相关的挑战和机遇。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lake Moret在伦敦举行的思科全球物联网论坛上介绍物联网对工业生产力的影响1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lake Moret在伦敦举行的思科全球物联网论坛上介绍物联网对工业生产力的影响1
正如Moret所描述的那样,随着各大机构从开展实验性或理论验证物联网项目向部署可扩展的物联网转移,与物联网相关的积极成果将继续加速显现。由IDC发布的《全球物联网决策者调查》(Global IoT Decision Maker Survey)显示,近1/3(31%)的受调对象已经推出物联网解决方案,另有43%的受调对象寻求在未来12个月内部署物联网解决方案。罗克韦尔在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部署方面也有着类似的趋势,并将继续增加其在各大行业、应用和地域的实验项目数量。
Moret表示,“制造商和行业运营商正在探索实用的方式,以便将物联网应用到业务当中。最终,这一举措将带来可观的业务价值。在特定的工业应用中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专长能够改善合作效率,缩短问题解决时间,并提升生产力。”
Moret提到了多个能够推动实施工业物联网和互联作业的因素,包括计算和互联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技术和作业技术的转换。
Moret解释了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企业如何利用可扩展分析,通过在业务的各个层面提供正确的信息,加强对工业运营信息的掌控,并交付更高的价值。他提到了罗克韦尔的客户Great Lakes Brewing Co.,后者采用了可扩展分析来改善不同运营环节的可视度和生产力。
2017全球物联网论坛探讨了物联网对企业、技术和社会的影响。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罗克韦尔与思科长期以来一直在共同开发工业数字转型所需的工业互联和安全解决方案。借助这一合作,双方通过填补工厂现场和高级别信息系统之间的技术和文化空白,帮助制造商改善了业务业绩,
Moret表示,“我们拥有绝佳的技术、高素质的员工和强大的文化,但是另一个让我们在同行业脱颖而出的特点便是有能力与思科这样的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为作业现场与企业网络之间高度安全、顺畅的互联提供了专长和解决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NYSE: ROK)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罗克韦尔自动化总部设于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拥有大约22,000名员工,面向8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DS200SDCCG1AGD

DS200TBQCG1AAA 伺服电机工控模块 去年在华销售额达到915亿,传感器大佬博世的中国之路如何走

全球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用的传感器都来自一家叫博世的德国企业。如今,随着互联网向制造业、家电、汽车等各行各业渗透,博世开始打算将传感器用于整个物联网世界。
日前,博世发布消息称,2016年在华销售额达到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是博世全球业务当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占到了全球销售的28%。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正是源自互联技术的应用深度,包括汽车的智能化浪潮、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智能城市和工业4.0的推进等。
从5月初博世大会到这次5月18日的业绩沟通大会,博世的未来战略路径越来越明确,即“传感器、软件和服务”。 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表示,博世正在从一家重资产的硬件技术技术企业转型为软件和数据服务企业。
“该硬的地方要硬,该软的也要软一点”
博世集团旗下拥有汽车和交通业务、消费品业务、能源与建筑技术业务以及工业技术业务四大板块。
虽然业务繁多,但是博世的宗旨十分明确,就是抓住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博世5月初出售旗下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子公司,正是因为该市场的竞争激烈,而博世并无核心技术门槛。
但是在未来物联网市场,博世的技术基础和优势则无疑已经奠定。这个基础正是博世的MEMS(微机电)传感器技术。
MEMS传感器在1990年就开始在汽车领域进行应用,但到2006年各种MEMS传感器才逐渐渗透到消费电子产品,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
而博世做MEMS传感器的时间节点与这两波潮流基本吻合。1995年博世首次量产MEMS传感器,2005年成立了博世Sensortec公司,专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在MEMS传感器方面,博世拥有超过1000项MEMS相关的专利,从MEMS的设计到制造,都是博世自有技术。
未来的物联网项目当中,无论智能城市、无人驾驶、智能家居,通讯技术只是解决了IP地址分配和联网,但是如何让这些产品和硬件围绕用户构建起使用场景,这恰恰是传感器的用武之地。据官方资料显示,博世已经已累计出货80亿颗MEMS传感器,它的应用领域不仅包括目前热门的智能手机市场,在可穿戴设备、智能驾驶、智能家居以及工业4.0等各个领域都有渗透。
这意味着,博世在未来的整个物联网大生态下提前布局了自己的数据入口,而在此之上,博世的软件和服务,则开始逐渐聚拢。
据钛媒体了解,博世已经上线了智能家居的会员体系,以此打通所售家电的数据价值;
此外,博世也已经开始在德国的计算中心筹备自己的物联网云计算网络;
而在不久前,博世也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3亿欧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为安保、智能驾驶等行业的计算需求赋能。
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向钛媒体表示,博世在多年前就定下了一个目标,未来要实现所有硬件的互联化,前不久的汉诺威工业展上,博世已经让一台一百多年的机床接入了IOT,目前博世旗下的硬件互联程度已经实现了50%,2020年的目标是75%。
“博世要从一家传统的高科技硬件公司转型为软件和服务公司,就是该硬的地方要硬,该软的地方也要软一点。”陈玉东说。
为“三化”布局,去年在华投入49亿元
为推动互联战略的发展,博世也是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仅过去一年,博世在华总投资额就高达49亿元人民币。
例如,去年七月,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新工厂在芜湖破土动工。
去年十一月,博西家电全新大中华区研发中心于南京奠基,该研发中心将主要关注互联、智能家电、工业4.0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
而为了扩大家电的品牌影响力,博世也与天猫进行了合作,并且正式推出了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以此为契机,博世与阿里未来也将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合作。
除了家电这块消费业务的注重,今年四月,博世也对汽车电子业务的投入进行了强化。宣布其汽车电子事业部位于武进的新工厂正式开业,将为中国市场提供汽车自动驾驶和互联领域的电子产品与服务。
今年五月博世热力技术与万和集团的合资工厂也将在佛山正式开业,致力于推进热水器领域的互联化和智能化发展。
自动驾驶是排头兵,但也面临着落地难题
在博世2016年的业绩表上,汽车业务毫无悬念占据了最大比重,成为博世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仅辅助驾驶业务就为博世带来了10亿欧元的销售额。
但是在自动驾驶和新的动力能源也在催动博世的汽车和交通业务进行升级。
在硅谷,博世收购了固态电池公司SEEO,以希望在未来的动力技术上占取先机,同时,在共享汽车方面,博世也进行了布局,希望将自家传感器应用到新兴的出行市场。
但是能将博世的“传感器、软件和服务”战略进行最全面的应用,则无疑是智能驾驶技术。
这方面,博世拥有传统的动力和控制技术沉淀,也在传感器和计算方面进行了明确的部署。例如,在传感器方面,博世拥有中央预控制器、单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
在互联方面,博世已经也国内的通讯巨头华为进行合作,推进LTE车联网通讯标准的研发;
在自动驾驶大脑方面,博世业与英伟达结盟,借助英伟达的Driver PX AI平台加码自动驾驶的计算能力,同时,博世也在部署自身的芯片研发;
而在自动驾驶的定位方面,博世也推出了“博世道路特征”云平台,用以对接国内的百度、高德和四维图新三大高精度地图厂商,借助博世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百万级的装车量,让高精地图实现众包生产。
但是在智能驾驶的落地计划表上,博世则明显表现出了比主机厂和其他友商更保守的态度。
博世自动驾驶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博世计划在2018年实现SAE (美国汽车工程协会)Level2的商业化应用,2020年实现SAE Level3的商业化应用,2025年才会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外界对于自动驾驶2020甚至2019年就开始商业化应用的预期有些乐观,自动驾驶的安全和稳定性,对于从传感器到处理到决策的层层冗余设计都有严格的眼要求。
在执行方面,博世通过ESP(车身稳定系统)、EPS(电控转向系统)以及iBooster(电子刹车助力泵)组成冗余设计。
但是在传感器的冗余方面,除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也是冗余方案设计之一,而对于目前市面上的量产激光雷达,博世自动驾驶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要量产和未量产的都不符合车规级以及博世的应用要求。
激光雷达不仅要在温度和震动等指标上满足一定的标准,同时发射的能量与功耗之间也要取得平衡,不能伤害人眼,但也要满足相应的探测需求,鉴于此,博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自研发当中,目前德国的研发中心已经在着手激光雷达的研发,希望在2020年赶上L3以上的自动驾驶等级方案。
除了系统设计,也包括政策环境不同造成的研发节奏脱节,钛媒体了解,博世而在德国正在进行L3的研发,而且与戴姆勒在合作L4-L5的自动驾驶研发,预计在2022年能够推出。 而在国内主要推动的是L2及以下的研发及应用,目前与百度基于Jeep自由侠进行改装,进行L2.5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已经累计测试上万公里。未来面临的难题,很有可能是将国外的技术进行本土化移植和落地。
博世作为一家Tier1供应商,掌握着产业链上的技术要塞位置,在转型上尚且有诸多课题需要攻克,这对于中国急于寻求跨界创新、模式颠覆的产业大环境来说,或许是一个祛除虚火,脚踏实地的有力启示。

DS200TBQCG1AAA

DS200TBQDG1AFF F工控系统装备 必然之选 施耐德电气EasyPact D3N系列“触•动”行业发展

“套用消费行业的一句话来说就是‘D3N系列是加量不加价’”,在产品发布会后的对话环节,施耐德电气合作业务中国事业部动力控制与保护业务高级经理刘锦伟笑着对中华工控网记者表示。
5月11日,施耐德电气在上海重磅推出全新的EasyPact D3N系列电动机控制与保护产品。作为全球首发站,这一发布活动开启了施耐德电气全系列接触器类产品2017年新品面世的序幕,同时也彰显了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无缝替换 全面升级
电动机控制与保护产品,通常指针对电动机在各种应用场合的起停及保护而开发的装置,包括电动机断路器、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及控制继电器等系列,产品看似简单,却为工业生产过程各行业电动机控制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和便利。随着生产安全与过程安全要求的全面提升,行业用户对电动机控制与保护产品的需求也与日剧增,同时对该类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便捷易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顺应时代发展,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创新。EasyPact D3N性能及可靠性相比EasyPact TVS有全面的提升,全系列满足AC1、AC3及部分AC4应用中的大多数低压电机起动器需求。”刘锦伟介绍说,D3N的安装尺寸和价格不变,带给客户更优性价比,“所以我们说实现了对前代产品的无缝替换。”
作为EasyPact TVS系列的“加强版”,EasyPact D3N系列不仅延续了其安全可靠的优势,同时在性能、质量、设计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全面升级,更好地满足OEM客户及成套厂的不同需求,是HVAC、泵站、起重、电梯、通用机器等应用行业的理想选择。

EasyPact D3N系列主要升级
EasyPact D3N系列涵盖了电动机断路器、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及控制继电器等电动机控制保护类产品,具有性能卓越、安装便捷、设计新颖等特点,电寿命与可靠性也得到全面提升,集高性价比与简易美观于一身。并且,该系列传承了施耐德电气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始终如一的质量保证,更加有效地帮助用户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增效。
触动时代 面向未来
EasyPact D3N系列的研发大部分由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团队负责,可以说是“中国原创”产品,更贴近本地用户需求。施耐德电气控制与保护业务部全球高级副总裁Deepak Sharma表示,中国是施耐德电气控制与保护业务的最大市场,同时施耐德电气长期保持市场份额第一,遥遥领先。“中国一直是我们业务的核心及全球研发和制造的核心之一,我们将继续为中国市场和客户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他强调,随着社会、科技、环境、经济、政治在变化,商业模式也随之而变,因此在新产品的规划路线图里面,必须考虑上述因素。
对于这一点,加入施耐德电气快30年并且当时作为产品经理参与了D2系列整个研发过程的施耐德电气控制与保护业务全球市场部副总裁Pascal Alexandre深有同感。
“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社会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熟练工人,有经验的工人现在比例在不断降低。”Pascal Alexandre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产业大军中,但其实他们受培训的时间更少,而且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变化频率相对更大,因此熟练工人相对之前几十年,一直在下降。所以从我们产品的设计理念来讲,更着眼于普通人也更易于操作、易于选择。另外它必须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产品,以防一些误操作对人员、对社会产生伤害。”
Deepak Sharma在发布会上指出,移动通讯、云计算、分析技术这三大技术趋势改变了能源和自动化的未来,工业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开放式物联网平台EcoStruxureTM架构,而作为依附于EcoStruxure架构的最底层设备,电动机控制与保护产品亦必须具备或支持互联互通的能力。“今后的接触器可自行读取数据,自行进行档位设计,同时能够读取相邻设备的信息,能够自动组态,这样的能力会放到我们今后产品的路线图里面。”Deepak Sharma对媒体说道。

灵活小巧的EasyPact D3N系列
事实上,施耐德电气在电动机控制与保护领域已耕耘了90余年,正是其持续积累的领先优势和从未停止的创新尝试,以及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赢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与良好口碑。而EasyPact D3N系列的发布,仅仅是施耐德电气今年以“直面 触•动 时代”为主题的接触器系列新品活动的序幕。
“感谢施耐德电气全球研发平台的支持,我们下半年会发布全新设计的、完全绿色环保的接触器TeSys D Green系列,它的能耗可以降低90%,具有绝对突破性的设计,具有选型非常灵活,直流和交流自适应的特点。随着我们产品路线图的持续推进,我们会不断带给大家更新、更卓越的产品。”刘锦伟透露说,“触和动是接触器最重要的两点。我们希望这个小小的接触器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前行,触动整个时代的变迁。”

DS200TBQDG1AFF

DS200TCCAG1BAA 模拟量I/O模块 超恩发布第7代英特尔 酷睿 i7超宽温无风扇嵌入式系统

超恩股份有限公司 (Vecow, 以下简称超恩) 发布具有强固特性和工作站等级计算性能的无风扇嵌入式计算机 –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超宽温无风扇嵌入式计算机。采用最新第7代英特尔®酷睿™ i7处理器,工作站等级计算性能、无风扇设计,支持-40°C到75°C超宽温工作温度、具有強固的M12以太网接口和CAN总线接口,支持多种高端数字接口、配备丰富完整且容易布建维护、支持6V到36V宽范围电流输入和80V电涌防护,内含智能电流防护功能、強固级产品可靠性设计、支持多种扩充接口和优化的操控性、产品功能高度整合,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超宽温强固型嵌入式系统是您布建新世代机器视觉、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車联冈、智能制造、工业智能、智能监控等IoT物联网相关高端嵌入式方案时,整体系统性能、即时数据传输与强固特性一次到位的选择。

工作站等级高端产品性能 采用英特尔® C236芯片技术,可弹性选择四核心第7代英特尔®酷睿™ i7处理器(Kaby Lake-S)或是第6代英特尔®至强®/酷睿™ i7处理器(Skylake-S),与搭载前世代第6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硬件平台的产品相比,最高可提升5%计算性能;先进的英特尔® HD 630核心显卡,与采用前世代硬件平台的产品相比,最高可提升13%显卡性能,具有DVI-I, DVI-D和DisplayPort显示器接口,最多可支持4K超高清视频,以及DirectX 12, OpenGL 4.4和OpenCL 2.0等API;可弹性支持3G/4G/WiFi/LTE/GPRS/UMTS,对外无线信息传输不断线;支持PCIe 3.0 (8GT/s)、以太网 (1Gbps)、PoE+ (1Gbps)、USB 3.0 (5Gbps)和SATA III (6Gbps)超高速信息传输,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整体系统性能与信息传输速度不打折扣。

产品功能高度整合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是以强固型嵌入式系统为设计考量的产品,以强固使用环境和嵌入式系统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不但具有all-in-one丰富完整的数据接口和扩充功能,也针对工控机使用者习惯和使用环境特点优化了操控性:10个独立以太网口,频宽独享信息传输性能不打折扣,最多可支持8个带电的PoE+,其中4个是X-coded M12以太网接口并支持10G以太网,满足更多种以太网应用需求、2个CAN总线接口,可扩充支持多种应用需求、4个前控式2.5”硬盘抽取盒,最大可支持8TB硬盘容量,支持软件RAID 0, 1, 5, 10数据保护功能、3个前控式SIM Card插口,可弹性支持3G/4G/WiFi/LTE/GPRS/ UMTS无线宽带通信、1个前控式CFast Card插口、8个外接USB 3.0接口、1个M.2接口、1个M2DOM接口、4个SATA III接口、3个Mini PCIe接口、2組Isolated DIO智能电流防护功能。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超宽温强固型嵌入式系统可弹性选择处理器等级和产品组态,满足您各式高端嵌入式方案应用需求。
超强固等级产品设计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强固型嵌入式系统采用无风扇设计,支持-40°C到75°C超宽温度使用环境、弹性支持6V至36V宽范围电流输入和80V电涌防护 (Surge Protection) 功能,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适用于多种电流输入环境;具备智能电流防护功能 (Isolated DIO),可有效防护过强电流对于系统主要元件的伤害;4个2.5吋硬盘抽取盒,最大可支持8TB硬盘容量,支持软件RAID 0, 1, 5, 10数据保护功能;all-in-one单板式无排线设计、強固的M12以太网接口,可弹性选择X-coded或是A-coded的组态,以符合各种以太网应用需求、耐冲击、耐震动,并符合严格的欧盟铁道运输规范EN50155和EN50121-3-2相关要求,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在各种嵌入式应用环境中产品运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超强固等级产品设计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强固型嵌入式系统采用无风扇设计,支持-40°C到75°C超宽温度使用环境、弹性支持6V至36V宽范围电流输入和80V电涌防护 (Surge Protection) 功能,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适用于多种电流输入环境;具备智能电流防护功能 (Isolated DIO),可有效防护过强电流对于系统主要元件的伤害;4个2.5吋硬盘抽取盒,最大可支持8TB硬盘容量,支持软件RAID 0, 1, 5, 10数据保护功能;all-in-one单板式无排线设计、強固的M12以太网接口,可弹性选择X-coded或是A-coded的组态,以符合各种以太网应用需求、耐冲击、耐震动,并符合严格的欧盟铁道运输规范EN50155和EN50121-3-2相关要求,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在各种嵌入式应用环境中产品运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超强固等级产品设计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强固型嵌入式系统采用无风扇设计,支持-40°C到75°C超宽温度使用环境、弹性支持6V至36V宽范围电流输入和80V电涌防护 (Surge Protection) 功能,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适用于多种电流输入环境;具备智能电流防护功能 (Isolated DIO),可有效防护过强电流对于系统主要元件的伤害;4个2.5吋硬盘抽取盒,最大可支持8TB硬盘容量,支持软件RAID 0, 1, 5, 10数据保护功能;all-in-one单板式无排线设计、強固的M12以太网接口,可弹性选择X-coded或是A-coded的组态,以符合各种以太网应用需求、耐冲击、耐震动,并符合严格的欧盟铁道运输规范EN50155和EN50121-3-2相关要求,确保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在各种嵌入式应用环境中产品运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优化的智能系统防护功能 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支持6V至36V宽范围直流电压输入,並具有80V电涌防护 (Surge Protection) 和2组Isolated DIO智能电流防护功能,可有效阻隔瞬间过强电流对于核心元件的破坏,确保系统在各式电压输入和电流供应不稳定环境中的使用寿命;支持远端电源切换功能和特殊开关机电源模式设定功能 (Ignition Power Control),可依照各式嵌入式方案需求弹性设计产品组态;支持iAMT 11.0、TPM 2.0和多种远端智能管理功能、易于操作的使用介面和远端电源管理功能,赋予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多元的系统管控介面和能力。

采用第7代英特尔®Kaby Lake平台,可弹性搭载第7代英特尔®酷睿™ i7处理器(Kaby Lake-S)或是第6代英特尔®至强®/酷睿™ i7处理器(Skylake-S),工作站等级计算性能、无风扇设计,支持-40°C到75°C超宽温工作温度、具有強固级M12以太网接口和CAN总线接口,支持多种高端数字接口、配备丰富完整且容易布建维护、支持6V到36V宽范围电流输入和80V电涌防护,并内含智能电流防护功能、強固级产品可靠性设计、支持多种扩充接口和优化的操控性、产品功能高度整合,可依方案应用需求弹性选择处理器等级和产品组态,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超宽温强固型嵌入式系统为您布建各式高端机器视觉、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車联冈、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工业智能、智能监控等IoT物联网相关高端嵌入式方案,更是您应对整体系统性能、即时数据传输与强固特性多重需求时,一次到位的高端嵌入式利器。

想了解更多关于超恩IVH-9200MXC和ECS-9200MXC系列超宽温强固型嵌入式系统,欢迎访问超恩官网 www.vecow.com 一探究竟。   IVH-9204MXC      超宽温强固型车载嵌入式系統 IVH-9204MX       超宽温强固型车载嵌入式系統 ECS-9244MXC      超强固无风扇嵌入式系統 ECS-9244MC       超强固无风扇嵌入式系統 ECS-9280C        超强固无风扇嵌入式系統 ECS-9200         超强固无风扇嵌入式系統
[关于超恩] 超恩是嵌入式计算机的专家,致力于强固型行业用计算机产品功能设计、研究开发、产品製造與銷售。超恩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宽温无风扇行业用计算机、宽温无风扇嵌入式系统、高效能整合型车载计算机系统、3.5”嵌入式单板电脑、工业用触控式电脑、工业用触控式屏幕、产品应用相关之扩充板卡以及客制化设计制造服务。超恩专注于影像分析监控、智能监控、智能交通、智能控制、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等工业4.0领域的应用,为物联网世界布建高效能高品质的基础建设。

DS200TCCAG1BAA

DS200TCEAG1ACB 驱动涡轮模块 工控机助力国产风电装备“出海征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严峻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在支持新能源研发与应用。这其中风电就是一个饱受欢迎的清洁能源应用方向。中国,作为风能发电规模极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所产出的清洁电能为国民生产与民用消费提供了绿色动力。未来在一些风能丰富的地区,风电产业还在持续增长。
QQ截图1

QQ截图1
  然而在中国风电产能增长空间压缩的背景下,风电设备的需求也是增长疲软。这样以来一些国内的风电装备企业纷纷将视角瞄准了国外市场。据有关机构预测,2017年-2020年,在国际风电市场上,非洲和中东将是新增装机中“非常有潜力的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将是未来中国风机装备整机制造商出口的重要方向。
  既然国外风电装备市场如此有潜力,那我们要着力加大研发,推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与技术要求的风电装备产品。当然要想让国外市场接纳中国的风机等风电装备,那还得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产品品质等方面下功夫。唯有在时间与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的产品,才能“出外征战”中旗开得胜。
  对于风力发电场而言,对发电过程的控制,必须仰仗各种智能化控制技术。对分散在风场内的数量不菲的风力发电机,进行智能控制发电,需要管理与操作人员,在主控室,通过控制主机,实时对风场内的所有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与参数进行监控与管理。对风机的反馈信息,做出实时准确的应对与处理,一旦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可及时排障。进而实现对风场风机的高效便捷科学化管控。
QQ截图2

QQ截图2
  鉴于风电场所处是环境相对恶劣,以及对风机的监控与管理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这种种严苛的诉求,都决定了风电场控制中心的控制主机,必须能抵御恶劣环境,具备处理大量数据的高效率与快速度。显然,能适配上述要求的就只能选用品质过硬的工业级嵌入式计算机。
  对于风电装备所需的嵌入式工控机硬件产品,选用华北工控这一品牌的工控机系列产品无疑是十分适宜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华北工控,作为一家专业研发与生产工控机及周边产品的厂商,国内工控机领域一线卓越品牌。有20余年的工控机研发与生产经验。其各类工控机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依靠华北工控的海外销售网络,销售到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其他地区。
  华北工控通过积极与风电装备企业合作,推出满足风电装备技术诉求的工控机硬件来助力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华北工控面向风电装备的嵌入式工控机具备适应宽温、全密封、华北工控专利“冰翅”无风扇散热系统结构设计、适应宽压电源、抗振动能力强、适应恶劣环境等特质。是风力发电场控制主机方面的嵌入式电脑的工控机产品方案的不二之选。
QQ截图3

QQ截图3
  在如今绿色能源的倡议与政策支持下,风电产业得到了大幅发展。中国的风电能产出也是高居榜首。在不断深耕与优化国内风电产业布局与结构的同时,“出海征战”也成为国内很多风电装备与技术企业的重点突破方向。不过要让中国的风电装备能在国外站稳脚甚至是饱受青睐,其产品本身的品质与科技含量才是硬道理。华北工控作为国内工控机一线品牌,积极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嵌入式工控机助力我国国产风电装备出海征战,凯旋得胜。
华北工控简介:
华北工控,专业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工控机领域的领军者。深耕工控机行业数十载,品质与信誉深得行业好评与市场赞誉。华北工控主营产品涵盖工业CPU卡、嵌入式工业主板、嵌入式准系统、工业机箱、一体化工作站、工业平板电脑(PPC)、网络安全准系统、磁盘阵列、无源底板、工业电源及工业电脑配件等。
欲知更多产品详情,请登录华北工控官网www.norco.com.cn
华北工控官方微信(订阅号)        华北工控官方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norco_yun               微信号:NORCO_NORCO

DS200TCEAG1ACB

DS200TCEBG1ACE PLC模块 不做吃瓜群众,华北工控为无人车早日驾临添把柴

  如今无论是互联网界的大佬新贵,还是传统汽车行业的车企,在近些年纷纷将眼光投向了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领域。随着无人驾驶技术与汽车研发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政策与法律等方面的进一步给力,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成为最热门的科技领域,同时也能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出行与生活方式。
QQ截图1

QQ截图1
  好消息,据悉“2017全球无人驾驶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7年6月14-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届时国内外无人驾驶领域的企业与嘉宾皆将莅临盛会。这说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充满信心。
  至于无人驾驶,也是优势多多。在此不再赘叙。就其中极为突出的优势——安全,来说说。相比人来驾驶汽车,无人驾驶的安全系数更高,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杜绝事故,但技术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现在90%多的事故都是因人引起的,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
  那么究竟何为“无人驾驶汽车”呢?无人驾驶汽车,属于一种智能汽车。因其性能强大,也被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激光雷达等实现无“方向盘”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要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需要精确外部环境感知、精确车辆状态感知、精确控制等技术支持,这所有的环节都要车辆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助力。鉴于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承受严酷的行车环境的考验,因而在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计算机的选择方面,力求选用工业级的嵌入式计算机。
QQ截图2

QQ截图2
  作为工控机一线知名品牌,华北工控可为无人驾驶汽车控制计算机系统提供工业电脑支持。华北工控,作为业内知名的工控机研发与生产企业,研发实力雄厚、生产加工水平高,同时华北工控也在积极紧跟无人驾驶研发领域的步伐做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因而华北工控是无人驾驶汽车计算机控制电脑的上佳之选。
  下面这款嵌入式计算机就能满足无人驾驶的基本要求,后续可根据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进程,以及对产品的其他技术要求,可进行产品改进与升级,进而契合无人驾驶的整体技术要求。这款工控机产品BIS-6660F,采用华北工控新型冰翅外形结构,无风扇设计,支持快捷安装,易于安装维护等。
1.基于Intel Skylake-U Processor 14nm BGA1356
2.1条SO-DIMM插槽,支持DDR4-1866/2133MHz,最大支持8GB
3.支持VGA,DVI,HDMI显示接口,支持独立三显
4.提供:2x COM,2x SATA3.0,2x USB2.0,4x USB3.0,2x LAN,支持1x Mic_in,1x Line_out
5.扩展接口: 2x Mini-PCIE,1x SIM卡槽,1x PCIE X16(支持2x PCIE X1、1x PCIE X4,非标准接口),1x LPC(可扩展多串口)
  如今在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已将无人驾驶汽车列为汽车四个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官方的思路是“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QQ截图3

QQ截图3
  因而整体而言,无论是如今无人车的研发进程,还是国际国内的大环境,抑或是国家在政策与战略等方面给予的莫大支持,都将预示着无人驾驶将有无比开阔的前景。华北工控作为国内一线工控机品牌,致力无人驾驶等高端应用,一直是华北工控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华北工控也会积极国内无人驾驶的研发步伐,适时推出契合无人驾驶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需的嵌入式工控机硬件产品。
华北工控简介:
华北工控,专业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工控机领域的领军者。深耕工控机行业数十载,品质与信誉深得行业好评与市场赞誉。华北工控主营产品涵盖工业CPU卡、嵌入式工业主板、嵌入式准系统、工业机箱、一体化工作站、工业平板电脑(PPC)、网络安全准系统、磁盘阵列、无源底板、工业电源及工业电脑配件等。
欲知更多产品详情,请登录华北工控官网www.norco.com.cn
华北工控官方微信(订阅号)        华北工控官方微信(服务号)
微信号:norco_yun               微信号:NORCO_NORCO
QQ截图1

QQ截图1
QQ截图2

QQ截图2

DS200TCEBG1ACE

DS200TCQCG1BGF 双系统监测模块 新品速递 | 宜科UKF超声波传感器,让设备拥有“明眸”

随着制造业对自动化设备综合性能的要求逐步提高,除一般生产任务外,设备还需满足多任务生产、维护便利、生产状态实时反馈等要求。传感器作为设备的“眼睛”,担负着“看清”工件的重要使命。
有时工程师会疑惑,工件明明已经进入到了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但传感器却始终没有输出检测信号,于是他们误以为传感器损坏,更换传感器之后发现仍没有解决问题,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浪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这些工程师不清楚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传统光电传感器和电感式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往往与被检测物的材质、颜色等密切相关,其检测范围是对应的标准检测物,例如无光泽白纸和铁板的实际检测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别。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器头部的压振陶瓷的振动,产生高频的人耳听不见的声波进行感应,如果声波碰到了前方物体,传感器接收到返回波,则输出检测信号。宜科新推出的UKF系列超声波传感器具有检测稳定、操作简便、多种输出方式等特点。
1.检测稳定
食品加工设备、包装设备经常会遇到透明、半透明、多种颜色混合的复杂工况,这时使用宜科UKF系列超声波传感器是十分稳定、可靠的选择。如图1,能够检测出不同颜色的饼干;如图2,能够检测出半透明的碗是否放置正确,其输出状态只与传感器到碗顶端的距离有关,不受透明度、颜色、材质等的限制。
QQ截图1

QQ截图1
图二
2.操作简便
UKF系列超声波采用按钮式教导方式,摒弃了此前采用的线缆式,使用方法一目了然,操作简单,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图3、4,设置距离时,只需在额定检测范围内(P1、P2之间)的任意两个远、近位置点按下按钮,即可完成检测范围的设置。
QQ截图2

QQ截图2
图四
3.多种输出方式
UKF系列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多种输出方式:模拟量(电流、电压)+开关量(NPN、PNP)4种,双开关量(NPN、PNP)2种,共6种输出组合方式。该产品在检测工件有无的同时,还能实时显示输出位置、卷径厚度等,为智能设备提供更多的准确信息,同时能够检测罐内液位的高、低位置点,及时控制物料供给。
QQ截图3

QQ截图3
宜科UKF系列超声波传感器由于采用飞行时间法(TOF)原理的测量方式,能够实现更远、更稳定、更多信息的检测,从而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为智能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DS200TCQCG1BGF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