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联系我们 24/7+86 18859254943

IC695CPU320-CF 通讯模块 KENNAMETAL 在北美举办金属切削技术巡展

Kennametal Inc.旨在直接向客户的工作台提供创新的工具,将在北美开展全国范围的模具巡展,覆盖 20 多个市场。Kennametal 的此次金属切削巡展将为现有和潜在客户提供与公司专家团队会面的机会,并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以推动航空航天和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等行业的生产率和业绩的提高。

Kennametal 的金属切削巡展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创新。
“我们很高兴能为北美客户带来这种体验,”Kennametal 金属切削部门总裁 Sanjay Chowbey 表示。”我们设计出一个移动空间,供制造人员会面和展现创意,且我们 Kennametal 热衷于此。 我们的团队将向各个规模的客户展示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与其探讨帮助其工厂提高生产率和优化制造性能的方式。 “
金属切削巡展将展示一些由 NASCAR 研发工程师主要用于开发下一代赛车的 Kennametal 工具。Kennametal 于今日宣布成为 NASCAR 竞争合作伙伴,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Kennametal 将向赛车公司提供其行业领先的精密金属切削解决方案组合。
在此次北美巡展中,Kennametal 还将展示一些畅销工具和最新推出的车、铣、钻等工具,以及应用于包括汽车(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通用工程和能源在内的各个领域和终端市场的成熟解决方案。它将涵盖来自 Kennametal 各产品品牌的模具解决方案,包括 Kennametal®、WIDIA™ 和Hanita™。
该巡展由一辆定制打造的最先进卡车和拖车推行前进,访客可以进入内部了解模具并与 Kennametal 的机械加工与应用专家会面。卡车和拖车将于 2024 年 1 月起行至全国各地的商店、贸易展和其他活动现场,并提供独家赠品和产品促销活动。

IC695CPU320-CF

MVME5100 处理器模块 紧扣拧紧系统“脉搏”,创新型TASS验证系统可在装配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

紧扣拧紧系统“脉搏”,TASS 7*24小时守护。(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
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工业装配领域大都对产品加工的拧紧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集成商们都选择了博世力士乐的智能拧紧系统。随着拧紧系统的长期运行,定期的停机标定必不可少,但有没有更高效的方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完成检验?为此,博世力士乐打造了一款“神器”——TASS验证系统。
累计运行一定时间后,拧紧系统的精度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需要在特定的周期对系统进行计量标定,以便于验证和修正其偏差。
但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依然有可能在标定后影响拧紧设备的精度,一旦通过计量发现了这类故障,就意味着2次计量标定周期间所有产品的装配拧紧扭矩都可能产生了偏差。严重时需将产品召回,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这类故障带来的不便,通常的做法是缩短计量标定周期。但这不仅会增加停机时间,耗时耗力,还会增加运营成本。而借助创新型TASS验证系统,制造商可以在装配过程中时刻检验拧紧系统的精度,以上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TASS验证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TASS验证系统由硬件及软件2部分构成。硬件包含TASS验证器及工件托盘适配器,适配器用于将前者固定在工件托盘上。软件则包含用于验证拧紧系统的 IL APP 验证软件及设置软件。
在验证拧紧系统时,只要将TASS 验证器连接在需要评估的拧紧系统的输出侧,并使用特定的拧紧程序来拧紧TASS验证器,获得拧紧过程的曲线(扭矩与角度的关系)。拧紧系统内的验证软件会将该曲线与存储在系统里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并根据 TASS 验证系统的算法评估该曲线。若一致性良好,说明拧紧系统没有偏差,系统工作正常;若一致性较差,说明拧紧系统出现了偏差,需重新计量标定。

MVME5100

NAMU-01C 电位计模块 汇川技术: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32.39亿元~33.93亿元,同比增长5%~10%

汇川技术10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39亿元~33.93亿元,同比增长5%~10%;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快速增长,通用自动化业务同比较快增长,智慧电梯业务同比保持稳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略微下降,主要系产品销售结构影响,由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相对偏低且销售占比提升所致。
从目前看,虽然外资品牌的供货情况有所恢复,但国产化仍是趋势,汇川在这个大趋势中仍会继续享受国产化率提升的红利。
此外,汇川技术抓结构行情的能力较强,产品和解决方案较宽,凭借高效、高精度的多产品解决方案,抓住了在锂电、光伏、风电、半导体、汽车装备等行业中的结构性行情。在这些行业里,仍保持相关产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这能有效对冲整体市场需求放缓带来的扰动。

PCS储能逆变器成为“明星单品”
2023年5月,汇川技术在西安投资的研发中心、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两个项目投资金额分别为6亿、10亿。本次签约的两个项目将升级为西部地区的总部结算、研发业务以及储能变流器、储能一体机、等离子电源等设备的生产制造业务。
据悉,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3.8亿元,引入研发及技术人才3900余人。
早在2021年9月便有公开报道称西安市高新区相关人士与汇川技术董事长、总裁朱兴明等公司高管出席汇川技术西安研发中心启幕仪式。同年,汇川技术曾表示西安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招聘了一些做控制层软件底层开发的人员。
储能业务布局方面,除西安之外,汇川技术还于2022年设立了南京汇川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中包含储能技术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汇川技术对于未来储能“出海”也有明确布局。该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通过布局20kW光储逆变器产品平台,逐步探索海外光储市场。
在多地布局储能业务的同时,汇川技术储能产品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其中PCS储能逆变器也成为该公司储能板块的“明星单品”。
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统计数据:汇川技术公司在2022年中国企业国内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出货量排名第三,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出货量排名第四。
汇川技术透露,目前能源管理业务主要集中在网侧的项目。中长期看,公司要把能源管理业务往工商业侧转移。产品角度看,除了现有的PCS储能逆变器,也延伸到光储一体机、特种电源、液冷终端产品等。商业模式方面面向网侧的项目,公司主要销售PCS产品给系统集成商;工商业侧的业务,公司会探索系统集成的角色,目前商业模式在打造的过程中。

工业机器人业务异军突起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来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器换人”浪潮的兴起导致大量企业进入机器人行业。
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板块也表现出色。其工业机器人业务因“产品系列拓宽、品牌影响力提升”等原因,销售收入取得快速增长。目前,从销售的工业机器人类型来看,目前仍是以SCARA为主。当前,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产品主要包括SCARA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视觉系统、高精密丝杠、控制系统等整机及零部件解决方案,其战略目标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希望做到中国市场的第一。
汇川技术作为本土品牌的代表,面对国内应用行业对精益制造与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坚持“核心部件+整机+工艺”的发展策略,持续强化自研产品高速、高精、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带来了易用性的提升,有力赋能了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一直没有停止布局:
2010年开始调研工业机器人市场;
自2014年进入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机器人自研自制的成果已经覆盖从关键零部件、至SCARA、六关节等工业机器人本体,并开发出多种应用工艺。
2015年汇川技术提出“核心部件和工艺解决方案”战略,即“面粉+配方”战略;
2016年汇川技术推出了SCARA机器人整机解决方案,开始进军电子制造、锂电、光伏、教仪等行业,标志着汇川工业机器人业务已经向“整机+工艺”转变;
2017年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业务进入规模推广的元年,以“核心部件+整机+工艺”优势,在手机制造等行业实现批量销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4%,同时培育探索工业机器人在半导体、小家电等行业的应用;
2018年,汇川技术推出六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达到60%,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的EPSON、YAMAHA等品牌;同时在定位引导类视觉产品、锁螺丝与点胶等工艺解决方案也在市场上取得应用;
2019年,汇川技术在汽车/电子产业需求乏力市场情况下,完成全系列SCARA机器人、20kg系列六关节机器人等产品的开发,重点拓展3C、锂电、玩具等行业,从而使订单有明显增长。同时,汇川技术持续深挖行业应用工艺,加强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视觉的深度耦合;
2020年汇川技术的SCARA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排名第三,销量同比增速超35%,主要来得益于苹果产业链、5G 与新能源行业,主要竞争对手为EPSON、YAMAHA,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 61%。
2021年,汇川机器人业务更是新作不断,先后发布重载、高速机型,满足更加先进的制程要求“拉快”中国智能制造的“进度条”。
汇川技术机器人车间的生产交付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汇川技术制造部门对精密部件的组装有了自己的核心工艺技术,生产质量水平也逐年提升。

NAMU-01C

PCD3.R60X 电源模块 台达深度参与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 携手业界精英 共探行业前景–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由台达赞助支持、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委员会主办的“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于10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举行,是为纪念中国电源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大会期间,共有来自超过20所高校的学者,进行了28场工业报告,并发布58篇论文。台达作为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以及本次大会的“主合作伙伴”,由上海暨杭州设计中心主任章进法博士在开幕式致辞,并以“电动车发展趋势与台达解决方案”为题进行大会报告。同时,台达的资深研发与工程主管也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子集成和无线充电应用进行了工业报告。此外,与会嘉宾们更参观了台达杭州设计中心,深入体验台达研发创新的实力。

台达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合作伙伴”,研发团队成员在现场分享研发创新的成果,受到与会嘉宾们的瞩目。
章进法博士表示,很荣幸能在中国电源学会即将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一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充电与驱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台达从长期耕耘的电力电子核心技术出发,自本世纪初开始投入电动车的电控与动力系统,以及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至今已近二十年,如今电动车相关整体方案已是台达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纵观全球主要电动车市场,中国与欧洲大陆在2022年新能源车的渗透力已超过20%。展望未来,电动车将在2032年占全球整体汽车销售的50%,面对此趋势,台达致力开发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结合“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协助人们获得更便利、安全的出行交通选择,同时也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政策。

台达上海暨杭州设计中心主任章进法博士表示,很荣幸能在中国电源学会即将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一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充电与驱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电动车相关方案是台达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直流电源模块、车载充电器、电机驱动器和驱动马达。并且已经成功开发出包含直流电源、车载充电器、电机驱动器…等Combo、三合一或多合一的集成产品,不仅在环保面向节省了材料,更因轻薄短小的体积与重量,直接为客户的电动车产品争取更长的续航里程。此外,台达亦有电动车充电解决方案,产品包括从30kW壁挂直流充电桩到120kW-240kW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以及60kW-120kW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机,应用领域包含住宅小区、停车场、公交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巴停车场和公共充电站等。
2023中国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技术大会旨在聚焦与新能源车辆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驱动技术、充电及电池管理技术、智能电网互动融合技术、电气安全系统技术、电池技术、功率半导体技术、电磁兼容和测量技术等。台达的研发与工程主管在会中分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力电子集成PEB技术”和“无线充电应用于电动车辆的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工业报告,并和现场与会的专家学者交流互动。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工业报告、技术讲座、标准研讨、展览等形式对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及新工艺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电源学会新能源车充电与驱动专业委员会是依托于中国电源学会的专业分支机构,参加成员包括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电动汽车国际知名专家以及能源行业的政府机构专家。

PCD3.R60X

PFSK151 通信模块 好事成双!开目软件再添两项新荣誉,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好事成双,佳音不断!近日,开目软件接连入选武汉东湖高新区上市“金种子”企业、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名单,再次彰显了开目软件的研发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数字化服务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动力。
入选“金种子”企业名单
迈入上市快车道
近日,2023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上市“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名单正式发布。经企业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程序,武汉开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重点上市后备梯队,成功入选“金种子”企业名单。

武汉东湖高新区上市“金种子”、“银种子”企业评选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区重点后备企业培育工作,夯实上市工作基础,评选出一批意愿强、发展快、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的科技创新企业,对其进行重点、精准培育,政府将在政策扶持、绿色通道、辅导培训、金融支持、项目对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此次入选武汉东湖高新区上市“金种子”企业,充分体现了政府和专家对开目软件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技术水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创业团队和治理结构等方面表现出强劲发展潜力的认可,也意味着企业进入了上市“快车道”。后续,开目软件将借助政府在政策扶持、上市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公司稳步发展,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笃定前行。
数字化转型专业软件服务商
为数字经济添动能
为深入推进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扩大服务供给,为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赋智、赋值,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开展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遴选工作。近日,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开目软件凭借优秀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能力,成功入选“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作为国内领先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目软件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科技自强,研制的多款研发设计类软件开创了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历史先河,先后承担了3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300余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所开发的产品拥有百分百完全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开目软件已为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超100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后续,开目软件将继续深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数字经济建设添动能。
此次入选上市“金种子”企业和“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既是对开目软件行业领先地位和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后期开目软件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期许。未来,开目软件将继续发挥全栈式工业软件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优势,不断深化工业软件自主核心技术研究,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基座。

PFSK151

PFSK152 数字量扩展模块 最新里程碑!龙芯新一代处理器重磅发布,全力打造IT产业新生态

11月28日,2023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幕。
当天现场发布了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龙芯3A6000、打印机主控芯片龙芯2P0500重磅成果,并对外公布龙芯处理器核IP及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授权计划。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龙凯在大会致辞中对龙芯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龙芯近年来不断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国产芯片性能持续提升,产业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龙芯3A6000处理器的推出,说明国产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上已双双达到新高度,也证明了国内有能力在自研CPU架构上做出一流的产品。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表示,龙芯作为北京市技术创新企业的代表,全面发力加速实现自主信息技术的重大跨越,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大会现场正式发布龙芯3A6000处理器。龙芯3A6000处理器完全自主设计、性能优异,代表了我国自主桌面CPU设计领域的最新里程碑成果。

3A6000通用CPU芯片
龙芯3A6000处理器采用龙芯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LoongArch),是龙芯第四代微架构的首款产品,主频达到2.5GHz,集成4个最新研发的高性能LA664处理器核,支持同时多线程技术(SMT2),全芯片共8个逻辑核。集成安全可信模块,可提供安全启动方案和国密(SM2、SM3、SM4等)应用支持。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在2.5GHz频率下,SPEC CPU 2006 base单线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43.1/54.6分,多进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155/140分;SPEC CPU 2017 base单线程(rate1)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5.05/7.78分,单进程多线程(speed)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6.66/18.1分,多进程(rate8)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21.3/21.0分;Stream实测带宽超过42GB/s;Unixbench实测分值超7400分。综合相关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处理器总体性能与Intel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10代酷睿四核处理器相当。
龙芯3A6000与龙芯3A5000等龙架构处理器软件兼容。统信、麒麟等操作系统企业在持续兼容的基础上均对龙芯3A6000新特性进行全面支持。龙芯3A6000完善了对软硬协同的二进制翻译的支持,可提高二进制翻译效率,运行更多种类的跨平台应用,满足各类大型复杂桌面应用场景。
2P0500打印机主控芯片
龙芯2P0500是一款适用于单/多功能打印机的主控SOC芯片。该芯片采用异构大小核结构,集成DDR3内存、GMAC、OTG等多种功能模块,具有打印数据接收、解析和处理,打印引擎控制,扫描时序控制,数据扫描,图像处理,马达控制等功能,单芯片即可满足打印、扫描、复印等多种典型应用需求。龙芯中科基于龙芯2P0500推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多种解决方案,并与国内多个主流打印机整机厂家合作,完成打印、扫描、复印等多种应用适配。
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所表示,构建独立于X86和ARM的新型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芯中科将始终坚持为人民做龙芯的根本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构建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实现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

PFSK152

PPD113B01-10-150000 控制器模块 控技术发布InPlant SCADA 2024:免费授权加速监控组态软件发展

2023年12月5日,中控技术InPlant SCADA产品发布会于杭州召开。发布会上不仅展示了InPlant SCADA最新的突破性功能升级,更是邀请了广大工控工程师代表共聚一堂,分享免费的InPlant SCADA如何改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控技术正式启动InPlant SCADA“造浪者”计划,希望通过向全社会免费授权这样一款专业的组态监控软件,推动更多人加入监控组态软件发展浪潮中。
01
以持续创新惠及广大工控工程师
InPlant SCADA是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SCADA组态监控软件,致力于满足工业自动化领域对设备装置数据采集、可视化监控、报警管理、生产调度等方面的需求。InPlant SCADA 2024版紧贴用户需求及未来工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从“开放、好用、易用、智能”四个维度,对功能和系统架构进行重大提升:

01
全场景互联:
软件免费开放了所有形式的数据接口,可以给任意的第三方管理系统进行调用,满足数据互联的需求;
02
高效的人机交互:
支持本地\云端\浏览器\移动端等各种部署访问方式,满足设备集控需求;全新推出免费的历史数据报表,满足数据分析及数据驾驶舱的应用场景;
03
智能操作及分析:
引入智能操作导航,实现对复杂工况的一键式模式切换,降低人工操作负荷;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设备效能自动化分析,提升设备运行效能;
04
“PA+BA”的智慧工厂全新方案:
InPlant SCADA集成中控自研工厂操作系统,打造面向各行业的新一代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通过生产过程自动化(PA)+企业运营自动化(BA)有机结合,用户可以实现工厂数据互联及业务协同,实现智能制造过程的优化和提升。
05
场景式智能应用模式:
InPlant SCADA数据采集系统结合基于“工厂操作系统平台+工业APP”的模式,通过灵活定制的APPs智能应用,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与工厂应用相结合,可实现工厂全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
发布会上,中控技术再次重申InPlant SCADA 2024永久五万点免费授权。这一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惠及广大工控自动化工程师,并推动组态软件国产化、自主化的浪潮。通过免费授权,中控技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鼓励更多人参与国产化、自主化的浪潮,并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02
以共创共享推动行业发展
发布会上,中控技术正式启动“造浪者计划”InPlant SCADA开发者社区,中控技术装备控制业务部副总经理蔡其星表示:“我们深信共享知识与资源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向各行业提供免费授权的InPlant SCADA,以及“平台+APP”的平台技术架构,我们希望更多的工控从业者能够加入我们,来共同开展SCADA以及工业软件的开发共创、价值共享,成为工业组态软件国产化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共同推动工业软件向各领域融合应用,不断发展壮大。”

03
对广大工控人的郑重承诺
中控技术作为注重以实践回馈社会的企业,在本次发布会上郑重承诺,InPlant SCADA 2024将永久免费授权,包括所有基础功能、线上技术支持及后续版本更新。中控技术恪守”让工业更智能,让生活更轻松”这一企业愿景,期待与所有的工控从业者携手同行,共筑梦想!

PPD113B01-10-150000

REF543KB127AAAA 信号控制器显示模块 西门子肖松博士出席中欧合作伙伴对话

中欧合作伙伴对话活动今天在北京成功举行。活动以“共塑绿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汇聚来自欧洲的70家知名企业与相关商协会以及近50家中方企业和机构的共约200名代表,就深化中欧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务实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肖松博士出席活动,并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关于中欧企业如何携手加速产业低碳转型的独到见解。

以下为肖博演讲节选
在当前这个不确定性已成常态的时代,对于企业而言,绿色发展不仅是把握未来的确定性,更是可以主动探索的结构性机遇。
欧洲在绿色转型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资源,中国则在低碳产业规模化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中欧合作不仅能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也能成为维护经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西门子持续追求技术突破,激发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发展的潜力。
我们持续与产业界分享全球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例如,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在过去10年里已接待近60,000名企业家参访。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于去年6月在南京投产,短短一年多也已有7,000多位企业家到访。
我们不断推出创新、高效、绿色的新技术。例如,SiGREEN 和Smart ECX等解决方案已在北京奔驰、红旗仪表、大同齿轮等企业得到应用,帮助其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外,我们致力于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通过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汇聚力量,共享、共创、共赢。平台落地中国一年来,已上线近20款本地开发的创新解决方案,拥有近40家生态伙伴。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方携手同心、共筑生态。西门子将继续借助本地化价值链和全球资源,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轮驱动”,与各方伙伴共同壮大互利共赢的绿色生态。
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承办。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围绕中欧重点合作领域,继续组织开展中欧合作伙伴对话系列活动。

REF543KB127AAAA

REF615 输入输出模块 柯马与LINA ENERGY共同引领固态钠电池自动化制造革新

柯马与LiNa携手合作,为固态钠金属氯化物电池设计了一种创新、可扩展的制造解决方案。通过同步工程设计,团队已完成概念设计,使得LiNa这家低成本固态钠电池技术领军企业,能够实现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两家公司的计划是验证一个可持续、安全且高效的无氧干燥箱环境,这将是迈向更大规模生产的关键一步。
柯马和LiNa的工程师通力合作,为固态电池的特定组件设计了外壳和装卸设备,同时识别并集成了现有的商用设备,其中包括柯马的洁净室级别高速Racer-5关节型机器人。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方式,柯马为LiNa现有的制造方法提出了优化建议,旨在在电池自动装配过程中优化工艺动态。
凭借在自动化领域50年的专业经验以及在电气化领域的持续投资,柯马为LiNa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以实现其创新电池制造工艺的自动化。除此之外,柯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下一代电池制造技术,使其自身逐渐具备提供电动汽车全方位生产战略的能力。
钠基电池的发展推动了一种能够在高温下安全可持续使用的能源部署。下一代固态钠电池将提供高性能的能量存储,既具有成本效益,又可以在关键的太阳能增长市场中(如印度)优化可再生能源的整合,而非完全替代锂离子电池。
与柯马工程团队共同设计的这一自动化制造理念为大幅提高我们专利电池的产能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在成功研究了工艺动态并最终确定了创新设计方案后,我们期待着在实现可持续、低成本固态钠电池商业化的任务中迈出下一步。
LiNa 运营总监 Kris Barr柯马电动汽车全球技术中心负责人Gian Carlo Tronzano说道,我们对能源转型的坚定承诺与LiNa这样的公司不谋而合,LiNa的愿景和工程能力正在促进高性能钠基储能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实现。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共同合作验证制造工艺设计,推动LiNa进入走固态钠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 。

REF615

S-D4041 调节器模块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圆满落幕 烽台科技移动式安全运营将大有可为

10月18-20日,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盛大召开,烽台科技携工业信息安全领域最新成果-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T-SOC)精彩亮相,火爆点燃全场。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共同举办,是工业互联网领域内规格高、含金量高和影响力大的产业峰会,本届大会以“赋能高质量·打造新动能”为主题,聚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探索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
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先企业,烽台科技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本次受邀参会展示的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提供了一种独树一帜的创新服务形式,它将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集成到移动车辆中,可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大会上,烽台科技全面的展示了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的各项功能和特点。烽台科技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可以快速部署到各行业用户业务中,包括政府、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电力、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科研机构、运营商、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等。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环境,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都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系列培训、比赛、安全检测、监控和应急防护服务。
在展会现场,烽台科技的移动式安全运营中心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目光。不少工业企业和政府机构代表表示对这种移动式服务方式非常感兴趣,并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到自己的安全防护工作中。
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孕育兴起,赋能、赋智、赋值的作用不断显现,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必将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烽台科技将继续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为工业行业用户提供更加先进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S-D4041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